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| 第11-12页 |
1.2.2 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 | 第12-13页 |
1.2.3 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 | 第13-15页 |
1.2.4 简要述评及本文可能的贡献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| 第19-25页 |
2.1 技术进步度量与全要素生产率 | 第19-22页 |
2.1.1 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 | 第19-20页 |
2.1.2 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发展 | 第20-22页 |
2.2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进步 | 第22-25页 |
2.2.1 进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2.2 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| 第23页 |
2.2.3 CH模型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现状 | 第25-40页 |
3.1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现状 | 第25-33页 |
3.1.1 长三角地区工业产值概况 | 第25-26页 |
3.1.2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规模 | 第26-27页 |
3.1.3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 | 第27-33页 |
3.2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现状 | 第33-40页 |
3.2.1 珠三角地区工业产值概况 | 第33页 |
3.2.2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规模 | 第33-35页 |
3.2.3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 | 第35-40页 |
第4章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和分解 | 第40-47页 |
4.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方法 | 第40-42页 |
4.1.1 索洛余值法 | 第40页 |
4.1.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| 第40-41页 |
4.1.3 数据包络分析法 | 第41-42页 |
4.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| 第42-44页 |
4.3 测算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.1 长三角工业行业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| 第44-45页 |
4.3.2 珠三角工业行业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| 第47-56页 |
5.1 计量模型和相关数据说明 | 第47-48页 |
5.2 长三角地区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| 第48-52页 |
5.2.1 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| 第48-50页 |
5.2.2 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| 第50-52页 |
5.3 珠三角地区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| 第52-56页 |
5.3.1 珠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| 第52-53页 |
5.3.2 珠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| 第53-56页 |
第6章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| 第56-64页 |
6.1 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| 第56-60页 |
6.1.1 贸易规模 | 第57-58页 |
6.1.2 贸易结构 | 第58-60页 |
6.1.3 小结 | 第60页 |
6.2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| 第60-64页 |
6.2.1 贸易规模 | 第61页 |
6.2.2 贸易结构 | 第61-63页 |
6.2.3 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附录A | 第71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