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1.5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和相关通信协议简介 | 第15-22页 |
2.1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| 第15页 |
2.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5-19页 |
2.3 相关通信协议简介 | 第19-22页 |
2.3.1 SPI 总线协议 | 第19-20页 |
2.3.2 CAN 通信协议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| 第22-32页 |
3.1 引言 | 第22页 |
3.2 控制板电路设计 | 第22-29页 |
3.2.1 处理器电路 | 第22-23页 |
3.2.2 电源模块 | 第23-24页 |
3.2.3 光敏检测电路 | 第24-25页 |
3.2.4 颜色识别电路 | 第25-27页 |
3.2.5 CAN 通信电路 | 第27-28页 |
3.2.6 串口转 kline 电路 | 第28-29页 |
3.2.7 USB 转串口接口电路 | 第29页 |
3.3 负载切换电路板设计 | 第29-32页 |
3.3.1 负载切换电路设计 | 第29-30页 |
3.3.2 继电器及模拟负载电路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32-55页 |
4.1 LabWindows/CVI 测试软件 | 第32-33页 |
4.1.1 LabWindows/CVI 介绍 | 第32页 |
4.1.2 LabWindows/CVI 软件界面 | 第32-33页 |
4.2 EWARM 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| 第33-34页 |
4.3 系统整体测试流程 | 第34页 |
4.4 测试前检测 | 第34-37页 |
4.4.1 扫码枪串口程序驱动 | 第35-36页 |
4.4.2 配置文件写入程序 | 第36-37页 |
4.5 颜色识别 | 第37-43页 |
4.5.1 色彩模式理论及 HSL 转换 | 第37-39页 |
4.5.2 颜色识别流程图 | 第39-40页 |
4.5.3 R、G、B 参数的获取及颜色判别 | 第40-42页 |
4.5.4 颜色测试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6 产品到位检测程序 | 第43-44页 |
4.7 产品测试流程 | 第44-48页 |
4.7.1 “乒乓操作”流程 | 第44-46页 |
4.7.2 单个产品测试流程 | 第46-47页 |
4.7.3 测试通信协议 | 第47-48页 |
4.8 继电器驱动程序设计 | 第48-50页 |
4.9 CAN 通信模块驱动设计 | 第50-54页 |
4.10 下位机软件调试信息打印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系统上位机设计 | 第55-60页 |
5.1 Android 简介 | 第55页 |
5.2 开发工具 | 第55页 |
5.3 应用程序的调试 | 第55-56页 |
5.4 上位机软件总体架构 | 第56-57页 |
5.5 软件介绍 | 第57-58页 |
5.6 界面显示实验结果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4-65页 |
附录:系统实物图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