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接触线高度选取与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接触线标准高度的选取依据 | 第16-21页 |
2.1 影响接触线高度选取的因素 | 第16-17页 |
2.2 接触线高度的设计要求 | 第17-20页 |
2.3 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影响接触线高度变化的因素 | 第21-36页 |
3.1 接触悬挂的特点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2 影响接触线悬挂点位置变化的因素 | 第24-27页 |
3.2.1 支柱和基础 | 第24-25页 |
3.2.2 支持装置 | 第25-26页 |
3.2.3 定位装置 | 第26-27页 |
3.3 影响接触线悬挂力大小变化的因素 | 第27-32页 |
3.3.1 影响吊弦力变化的因素 | 第27-31页 |
3.3.2 影响定位器支持力变化的因素 | 第31-32页 |
3.4 影响接触线悬挂张力变化的因素 | 第32-34页 |
3.4.1 线索张力对接触线高度变化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4.2 影响线索张力变化的因素 | 第33-34页 |
3.5 影响接触线悬挂负载变化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3.6 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接触线高度的控制方法 | 第36-56页 |
4.1 接触线高度控制的模型 | 第36-38页 |
4.2 调整悬挂点的控制方法 | 第38-42页 |
4.2.1 调整腕臂的控制方法 | 第38-40页 |
4.2.2 调整定位器的控制方法 | 第40-42页 |
4.3 调整悬挂力的控制方法 | 第42-50页 |
4.3.1 调整吊弦力的控制方法 | 第42-46页 |
4.3.2 调整吊弦长度的控制方法 | 第46-50页 |
4.4 调整线索张力的控制方法 | 第50-51页 |
4.5 接触线高度控制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6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接触线高度控制的案例分析 | 第56-63页 |
5.1 京津城际铁路实测静态几何参数 | 第56-57页 |
5.2 实测接触线高度问题的调整控制 | 第57-62页 |
5.3 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