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数字通信与信道编码理论及其发展 | 第11-14页 |
1.1.1 数字通信系统 | 第11-12页 |
1.1.2 信道编码理论 | 第12页 |
1.1.3 信道编码理论的发展 | 第12-14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2.1 研究 LDPC 码的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2.2 手机电视标准的发展现状 | 第16页 |
1.3 LDPC 码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 | 第16-20页 |
1.3.1 LDPC 码的前期发展 | 第16-17页 |
1.3.2 LDPC 码的蓬勃发展 | 第17-19页 |
1.3.3 LDPC 码有待解决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20-23页 |
第2章 LDPC 码的基础知识 | 第23-27页 |
2.1 LDPC 码的定义 | 第23页 |
2.2 LDPC 码的表示 | 第23-26页 |
2.3 LDPC 码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LDPC 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| 第27-35页 |
3.1 构造 H 矩阵时应该避免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3.2 随机构造法 | 第28-29页 |
3.2.1 Gallager 构造法 | 第28-29页 |
3.2.2 Mackay 构造法 | 第29页 |
3.3 结构化构造法 | 第29-34页 |
3.3.1 有限几何构造法 | 第30页 |
3.3.2 组合构造法 | 第30-32页 |
3.3.3 准循环构造法 | 第32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LDPC 码的编码算法结构及编码 | 第35-49页 |
4.1 LDPC 码传统编码方法 | 第35-36页 |
4.2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算法 | 第36-38页 |
4.3 循环码和基于准循环特性的编码 | 第38-41页 |
4.4 CMMB 中 LDPC 码的编码配置及其校验矩阵特点 | 第41-47页 |
4.4.1 CMMB 中 LDPC 码的编码配置方案 | 第41-42页 |
4.4.2 CMMB 中 LDPC 码校验矩阵的特点 | 第42-44页 |
4.4.3 CMMB 中 LDPC 码校验矩阵的仿真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LDPC 码的译码算法及其在 CMMB 中的实现 | 第49-69页 |
5.1 BP 算法 | 第49-51页 |
5.1.1 BP 算法思想 | 第49-50页 |
5.1.2 BP 算法步骤及流程图 | 第50-51页 |
5.2 概率 BP 译码算法 | 第51-52页 |
5.3 LLR-BP 译码算法 | 第52-53页 |
5.3.1 对数似然比(LLR)消息的定义 | 第52页 |
5.3.2 LLR-BP 算法译码步骤 | 第52-53页 |
5.4 MIN-SUM BP 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| 第53-63页 |
5.4.1 Min-Sum BP 基本算法 | 第53-55页 |
5.4.2 归一化最小和算法 | 第55页 |
5.4.3 偏移最小和算法 | 第55-56页 |
5.4.4 MBP 算法 | 第56-58页 |
5.4.5 MBP 算法的实验仿真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4.6 MS 类算法的性能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5 LDPC 码的译码实验仿真分析 | 第63-68页 |
5.5.1 码长不同时的译码性能比较 | 第63-64页 |
5.5.2 迭代次数不同时的译码性能比较 | 第64-65页 |
5.5.3 译码算法不同时的译码性能比较 | 第65-66页 |
5.5.4 MBP 算法在 CMMB 中的实现 | 第66-6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69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