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22页 |
一、问题提出 | 第9-12页 |
(一)学科能力成为考核学生核心素的重要指标 | 第9-10页 |
(二)学业负担过重严重阻碍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(三)区域性教育失衡造成城乡学生能力差距不断悬殊 | 第11页 |
(四)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诉求日渐提升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3-16页 |
(一)素养与数学素养 | 第13-14页 |
(二)数学学科能力 | 第14-15页 |
(三)学业负担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(一)关于数学学科能力及学业负担的结构及模型相关研究 | 第16-19页 |
(二)学业负担与数学学科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2页 |
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| 第22-29页 |
一、研究思路与框架分析 | 第22-23页 |
二、研究对象的确定 | 第23-24页 |
三、研究资料整理过程与方法 | 第24-29页 |
(一)量化研究 | 第24-26页 |
(二)质化研究 | 第26-29页 |
第二章 2015年C市中学教育质量监测介绍及Y县中学教育质量监测状况分析 | 第29-42页 |
一、2015年C市中学教育质量监测介绍 | 第29-34页 |
(一)中学生数学学科学业质量方面 | 第29-32页 |
(二)中学生学业质量影响因素方面 | 第32-34页 |
二、2015年Y县中学教育质量监测状况分析 | 第34-42页 |
(一)2015年Y县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水平状况分析 | 第34-35页 |
(二)2015年Y县中学生学业负担水平状况分析 | 第35-37页 |
(三)2015年Y县中学教育质量监测状况特征分析 | 第37-42页 |
第三章 Y县学业负担与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关系分析 | 第42-58页 |
一、Y县学业负担与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关系分析 | 第42-47页 |
(一)Y县数学学业负担与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相关关系分析 | 第42-43页 |
(二)Y县数学学业负担对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预测作用 | 第43-47页 |
二、不同学业负担水平下Y县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水平状况分析 | 第47-52页 |
(一)不同课业压力水平下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水平状况 | 第47-48页 |
(二)不同课业难度水平下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水平状况 | 第48-49页 |
(三)不同学习时间水平下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水平状况 | 第49-51页 |
(四)不同学业情绪水平下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水平状况 | 第51-52页 |
三、Y县学业负担与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关系特征分析 | 第52-58页 |
(一)Y县学业负担与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关系特征 | 第52-53页 |
(二)Y县学业负担与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关系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3-58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58-64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58-59页 |
(一)Y县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总体水平较好,存在地区和性别差异 | 第58页 |
(二)Y县中学生学业负担水平较轻,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性别差异 | 第58-59页 |
(三)Y县数学学业负担对中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| 第59页 |
二、建议 | 第59-64页 |
(一)革新招考制度及应试思想,注重教育政策导向作用 | 第59-60页 |
(二)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缩小城乡资源配置差距 | 第60-61页 |
(三)倡导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,建立多元学生评价机制 | 第61-62页 |
(四)关注学生自身发展规律,提倡因材施教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0页 |
后记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