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机械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机械设计、计算、制图论文

采掘运装备典型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采煤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提升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刮板输送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掘进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基于网络的参数化设计研究动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主要问题讨论第20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21-22页
    1.6 小结第22-24页
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4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系统设计目标第24页
    2.3 系统框架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模式选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系统框架第25-26页
    2.4 系统功能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2.5 系统开发环境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操作系统的选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系统开发平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开发语言的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网页设计技术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开发工具第29-31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采掘运装备零部件遴选第32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零部件遴选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3.3 采煤机零部件遴选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采煤机的组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采煤机零部件的选择第35页
    3.4 刮板输送机零部件遴选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刮板输送机的组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刮板输送机的零部件选择第38页
    3.5 提升机零部件遴选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提升机的组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提升机的工作原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提升机的零部件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3.6 掘进机零部件遴选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掘进机的组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掘进机的工作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掘进机的零部件选择第42页
    3.7 小结第42-44页
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第44-6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系统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 4.3 功能设计第45页
    4.4 系统关键技术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ANSYS二次开发技术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网页中后台调用ANSYS第47-48页
    4.5 使用APDL命令参数化建模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APDL参数化建模基础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参数化建模实例第48-52页
    4.6 系统界面设计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网页中的参数传递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模型下载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知识库模块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实用技术模块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零件库模块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6 界面设计实例第59-63页
    4.7 小结第63-64页
第五章 基于UG的采掘运装备参数化建模系统(单机版)第64-7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4页
    5.2 系统功能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5.3 系统关键技术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UG的二次开发工具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UG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UG参数化设计流程第67-68页
    5.4 系统界面设计过程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系统环境变量设置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编辑表达式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样板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对话框界面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系统菜单设计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创建程序项目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7 编辑开发程序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8 编译程序第74页
    5.5 参数化建模系统设计实例第74-77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77-78页
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实例应用第78-94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78页
    6.2 系统测试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测试的目的和原则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测试内容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测试方法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测试步骤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测试过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测试结论第81页
    6.3 应用实例第81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网络环境下的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第81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基于UG的采掘运装备参数化建模系统(单机版)第89-92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92-94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4-98页
    7.1 工作总结第94-95页
    7.2 主要结论第95页
    7.3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95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4页
致谢第104-10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牵引采煤机整机典型工况动力学分析
下一篇:新型液压延时装置的设计与仿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