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有滞回的接触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和稳定性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接触问题的发展历程 | 第8-9页 |
·接触问题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概述 | 第9-10页 |
·滞回系统的研究概述 | 第10-11页 |
·非线性振动的特点 | 第11页 |
·非线性动力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| 第11-14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2 接触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基础 | 第16-28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分岔理论的研究简介 | 第16-18页 |
·分岔的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·分岔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·分岔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分岔研究的方法 | 第18页 |
·混沌理论的研究简介 | 第18-23页 |
·混沌的定义 | 第18-21页 |
·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通向混沌的道路 | 第22-23页 |
·识别混沌运动的常用方法 | 第23页 |
·非线性方程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等效线性化法 | 第23-25页 |
·分岔图 | 第25-26页 |
·时间历程 | 第26页 |
·相图 | 第26页 |
·Poincare截面 | 第26-27页 |
·功率谱法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带有滞回特性的接触系统的模型建立以及理论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结合部的定义 | 第28页 |
·结合部接触系统的建模研究 | 第28-29页 |
·双向对称有间隙的滞回力模型 | 第29-34页 |
·模型的提出 | 第29-31页 |
·考虑接触面作用力的接触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 | 第31-32页 |
·含对称间隙滞回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理论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4 含对称间隙滞回非线性系统的数值分析 | 第36-58页 |
·定积分的数值计算:龙格-库塔法 | 第36-37页 |
·带有滞回特性的接触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| 第37-57页 |
·外激励频率ω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·外激力幅p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·阻尼参数β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| 第52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带有滞回特性的接触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| 第58-70页 |
·引言 | 第58-59页 |
·稳定性定义 | 第59-60页 |
·状态空间 | 第59页 |
·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义 | 第59-60页 |
·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判别定理与方法 | 第60-67页 |
·打靶法 | 第60-61页 |
·Floquet理论 | 第61-62页 |
·李亚普诺夫(Lyapunov)直接方法 | 第62-63页 |
·一次近似理论及其正则方程 | 第63-65页 |
·一次近似的稳定性判别定理 | 第65-66页 |
·线性系统运动稳定性判据 | 第66-67页 |
·含间隙的滞回接触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6 全文总结和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70页 |
·展望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