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1 实地调研法 | 第12页 |
1.2.2 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比较法 | 第12页 |
1.2.3 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1.2.4 访谈研究法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3.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3.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7页 |
1.5 本文的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| 第19-26页 |
2.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 | 第19-23页 |
2.1.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| 第19页 |
2.1.2 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| 第19-23页 |
2.2 城镇体系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 产业结构理论 | 第24页 |
2.4 城乡一体化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| 第26-33页 |
3.1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 | 第26-28页 |
3.1.1 英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| 第26-27页 |
3.1.2 美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| 第27-28页 |
3.2 国内先进地区城镇化的经验 | 第28-30页 |
3.2.1 天津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| 第29页 |
3.2.2 成都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| 第29页 |
3.2.3 温州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| 第29-30页 |
3.3 国内外乡镇城镇化发展对大石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| 第30-33页 |
3.3.1 党委、政府重视是推进城镇化的有力保证 | 第30页 |
3.3.2 科学统一规划,是推进城镇化的基本前提 | 第30-31页 |
3.3.3 强化工业化产业支撑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| 第31页 |
3.3.4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。 | 第31页 |
3.3.5 破解制约难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环节 | 第31-32页 |
3.3.6 坚持以人为本,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原则。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大石桥市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33-37页 |
4.1 大石桥市基本情况 | 第33-34页 |
4.2 大石桥市城镇化发展历程 | 第34-35页 |
4.3 大石桥市城镇化现状 | 第35-37页 |
第5章 大石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4页 |
5.1 对新型城镇化理解存在误区 | 第37-38页 |
5.2 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 | 第38-39页 |
5.3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、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| 第39-40页 |
5.4 城镇化发展不够均衡、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 | 第40-41页 |
5.5 土地制度不完善、保障措施跟进不够 | 第41-44页 |
第6章 推进大石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| 第44-57页 |
6.1 坚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引领,抓紧构筑和形成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 | 第44-46页 |
6.1.1 借力国家城市群建设 | 第45页 |
6.1.2 构筑和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 | 第45页 |
6.1.3 将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重大战略加以谋划和推进 | 第45-46页 |
6.2 把强化产业支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,促进四化融合同步发展 | 第46-49页 |
6.2.1 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| 第46页 |
6.2.2 促进镁产业升级转型 | 第46-47页 |
6.2.3 着力培育新型支柱产业 | 第47-48页 |
6.2.4 转变思路,发展新型产业 | 第48页 |
6.2.5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 | 第48-49页 |
6.2.6 促进四化融合同步发展 | 第49页 |
6.3 要解放思想,因地制宜,发挥中心镇示范作用,探索多元城镇发展模式 | 第49-51页 |
6.3.1 因地制宜,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| 第49-50页 |
6.3.2 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示范作用,建立特色镇 | 第50-51页 |
6.4 强化管理职能,解决政策措施的配套落实问题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51-53页 |
6.4.1 完善功能,强化管理职能 | 第51-52页 |
6.4.2 着力解决政策措施的配套落实问题 | 第52页 |
6.4.3 完善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52-53页 |
6.5 探索土地流转新途径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| 第53-55页 |
6.5.1 探索土地流转新途径 | 第53页 |
6.5.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| 第53-55页 |
6.6 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,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撑 | 第55-57页 |
6.6.1 增大政策性资金投入 | 第55页 |
6.6.2 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| 第55-56页 |
6.6.3 积极取得商业金融服务的支持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