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范围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应用手段-目的链分析消费者的需求 | 第15-29页 |
2.1 手段-目的链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1.1 手段-目的链(MEC)基本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2 手段-目的链三要素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1.2.1 产品属性(attributes) | 第16-17页 |
2.1.2.2 产品结果利益(consequences) | 第17页 |
2.1.2.3 顾客价值(values) | 第17-18页 |
2.2 阶梯法(Laddering) | 第18-20页 |
2.2.1 阶梯访谈 | 第19页 |
2.2.2 阶梯资料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应用手段-目的链分析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 | 第20-29页 |
2.3.1 阶梯访谈设计 | 第20-23页 |
2.3.2 关联矩阵 | 第23-24页 |
2.3.3 顾客层级价值图设计 | 第24-27页 |
2.3.4 手段-目的链结果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应用结合分析方法分析消费者的偏好 | 第29-49页 |
3.1 结合分析理论 | 第29-37页 |
3.1.1 结合分析方法基本概念及发展 | 第29-30页 |
3.1.2 结合分析的特点 | 第30-31页 |
3.1.3 结合分析与其他多元分析方法的区别 | 第31页 |
3.1.4 结合分析中常用术语 | 第31-32页 |
3.1.5 结合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32-35页 |
3.1.6 结合分析的基本模型 | 第35-37页 |
3.1.6.1 属性水平效用回归模型 | 第35-36页 |
3.1.6.2 全轮廓总效用模型 | 第36-37页 |
3.1.6.3 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 | 第37页 |
3.2 应用结合分析法分析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偏好 | 第37-49页 |
3.2.1 研究目的 | 第37-38页 |
3.2.2 确定属性与属性水平 | 第38-39页 |
3.2.3 试验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2.4 数据收集 | 第41页 |
3.2.5 模型拟合评价和结果解释 | 第41-47页 |
3.2.5.1 个体输出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2.5.2 总体输出结果分析 | 第44-47页 |
3.2.6 市场占有率模拟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基于选择的市场细分 | 第49-64页 |
4.1 消费者选择决策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 离散选择模型理论 | 第50-55页 |
4.2.1 离散选择模型基本概念 | 第50-51页 |
4.2.2 离散选择模型基本假设 | 第51-52页 |
4.2.3 MNL 模型 | 第52-55页 |
4.2.3.1 消费者选择效用分析 | 第52页 |
4.2.3.2 消费者选择的MNL 模型 | 第52-53页 |
4.2.3.3 MNL 模型参数估计 | 第53-54页 |
4.2.3.4 MNL 模型的拟合度和假设检验 | 第54-55页 |
4.3 基于消费者选择的目标客户细分实证研究 | 第55-64页 |
第5章 总结 | 第64-6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附录1 | 第69-71页 |
附录2 | 第71-72页 |
附录3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