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热电厂整定设备与分类 | 第16-19页 |
2.1 热电厂整定设备与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1.1 发电厂的分类介绍 | 第16-17页 |
2.1.2 发电厂设备与整定 | 第17页 |
2.2 发电厂主要的保护动作对象 | 第17-1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热电厂发电机继电保护整定配置研究 | 第19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19-20页 |
3.2 发电机继电保护的配置 | 第20-21页 |
3.3 短路电流计算 | 第21-24页 |
3.3.1 短路电流计算假设条件 | 第21-22页 |
3.3.2 不锈钢热电厂短路电流计算实例 | 第22-24页 |
3.4 热电厂发电机组保护研究 | 第24-39页 |
3.4.1 比率制动式纵差保护 | 第24-27页 |
3.4.2 发电机 7UM62 差动综保装置的应用 | 第27-29页 |
3.4.3 标积制动式纵差保护 | 第29-30页 |
3.4.4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| 第30-32页 |
3.4.5 故障分量负序方向保护 | 第32-33页 |
3.4.6 发电机过负荷及过电流保护 | 第33-35页 |
3.4.7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 | 第35页 |
3.4.8 发电机过电压保护 | 第35-36页 |
3.4.9 发电机的失磁保护 | 第36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热电厂其它主设备保护配置研究 | 第40-60页 |
4.1 变压器保护整定内容 | 第40-53页 |
4.1.1 变压器内部故障主保护整定 | 第40-47页 |
4.1.1.1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整定 | 第41-42页 |
4.1.1.2 短路电流计算 | 第42页 |
4.1.1.3 纵差保护动作特性参数的计算 | 第42-45页 |
4.1.1.4 灵敏度系数的计算 | 第45页 |
4.1.1.5 励磁涌流判别原件的整定 | 第45-46页 |
4.1.1.6 纵差保护的其它辅助整定计算及经验数据推荐 | 第46-47页 |
4.1.2 发-变组保护的整定的问题研究 | 第47-48页 |
4.1.3 相间故障后备保护 | 第48-50页 |
4.1.4 SEL 技术在变压器保护配置中的研究 | 第50-53页 |
4.1.4.1 差动保护变压器保护逻辑图及逻辑方程 | 第50-51页 |
4.1.4.2 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| 第51-53页 |
4.2 电动机保护整定问题研究 | 第53-54页 |
4.2.1 电动机的保护方式 | 第53页 |
4.2.2 电动机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| 第53-54页 |
4.3 电动机电流量保护的整定 | 第54-58页 |
4.3.1 电动机过电流保护整定 | 第54-55页 |
4.3.2 AREVA 微机综合保护热过负荷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7页 |
4.3.3 电动机单相接地保护 | 第57-58页 |
4.4 电动机失压保护整定 | 第58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热电厂电源快切与继电保护协调性分析 | 第60-74页 |
5.1 传统备自投原理 | 第60页 |
5.2 电源快切的原理及应用 | 第60-69页 |
5.2.1 电源快切起动方式 | 第61-63页 |
5.2.2 电源快切的切换方式 | 第63-64页 |
5.2.3 电源快切的实现方式 | 第64-69页 |
5.3 快切与继电保护配置协调优化 | 第69-72页 |
5.4 快切装置参数设置 | 第72-7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79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