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47页 |
1.1 手性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手性的化合物的获取途径 | 第11-14页 |
1.2.1 从天然来源获取 | 第11-12页 |
1.2.2 经由天然手性化合物化学改造合成 | 第12页 |
1.2.3 拆分外消旋体的化合物获得 | 第12-13页 |
1.2.4 通过生物拆分获得 | 第13页 |
1.2.5 利用色谱分离制备 | 第13-14页 |
1.2.6 通过不对称催化得到 | 第14页 |
1.3 不对称催化剂的分类 | 第14-35页 |
1.3.1 有机金属催化剂 | 第15-27页 |
1.3.2 有机小分子催化 | 第27-35页 |
1.4 课题的提出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7页 |
第二章 新型手性双胺PD-BIPHAM的合成 | 第47-57页 |
2.1 引言 | 第47-48页 |
2.2 PD-BIPHAM的设计合成 | 第48-50页 |
2.2.1 合成路线的设计 | 第48-49页 |
2.2.2 不对称Ullmann偶联选择性的测定 | 第49页 |
2.2.3 双胺PD-BIPHAM构型的确定 | 第49-50页 |
2.3 实验部分 | 第50-54页 |
2.3.1 化合物2-4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2.3.2 化合物2-5的合成 | 第51-52页 |
2.3.3 化合物2-1的合成 | 第52页 |
2.3.4 分子内不对称Ullmann偶联的非对映选择性测定 | 第52-54页 |
2.3.5 化合物2-7的合成 | 第5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第三章 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 | 第57-69页 |
3.1 引言 | 第57-58页 |
3.2 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| 第58页 |
3.3 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 | 第58-62页 |
3.3.1 溶剂筛选 | 第58-60页 |
3.3.2 H_2压力考察 | 第60页 |
3.3.3 底物浓度的考察 | 第60-61页 |
3.3.4 底物范围的拓展 | 第61-62页 |
3.3.5 讨论与结论 | 第62页 |
3.4 实验部分 | 第62-66页 |
3.4.1 手性配体3-2的合成 | 第63页 |
3.4.2 催化剂3-3的合成 | 第63页 |
3.4.3 化合物α-脱氢氨基酸酯3-4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的一般操作 | 第63-64页 |
3.4.4 α-脱氢氨基酸酯不对称氢化产物手性气相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| 第64-6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第四章 不对称DIELS-ALDE反应研究 | 第69-92页 |
4.1 引言 | 第69-70页 |
4.2 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| 第70-72页 |
4.3 不对称Diels-Alder反应 | 第72-79页 |
4.3.1 催化剂的筛选 | 第72-73页 |
4.3.2 溶剂的筛选 | 第73-74页 |
4.3.3 酸的筛选 | 第74-75页 |
4.3.4 双胺与酸比例优化 | 第75-76页 |
4.3.5 底物的拓展 | 第76-77页 |
4.3.6 反应机理的推测 | 第77-79页 |
4.4 实验部分 | 第79-89页 |
4.4.1 催化剂4-3a的合成 | 第80-81页 |
4.4.2 催化剂4-3b的合成 | 第81-83页 |
4.4.3 底物的制备 | 第83-84页 |
4.4.4 Diels-Alder反应的消旋体的合成 | 第84-85页 |
4.4.5 催化剂4-3b催化的环戊二烯与α,β-不饱和醛的不对称Diels-Alder反应 | 第85页 |
4.4.6 催化产物核磁谱图和ee值测定条件 | 第85-88页 |
4.4.7 催化剂4-3b催化的D-A反应产物4-11a绝对构型的测定 | 第88-8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2页 |
化合物谱图 | 第92-136页 |
第二章谱图 | 第92-99页 |
第三章谱图 | 第99-109页 |
第四章谱图 | 第109-136页 |
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