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4 创新意图 | 第12页 |
2 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概述 | 第12-19页 |
2.1 网络舆论 | 第12-15页 |
2.1.1 网络舆论的界定 | 第12-14页 |
2.1.2 网络舆论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2.2 公共决策 | 第15-16页 |
2.2.1 公共决策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.2 公共决策的构成 | 第16页 |
2.3 解构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 | 第16-19页 |
2.3.1 解析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关系 | 第16-18页 |
2.3.2 建构网络舆论参与公共决策的模型 | 第18-19页 |
3 我国网络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态势分析 | 第19-29页 |
3.1 我国网络舆论及公共决策发展过程 | 第19-23页 |
3.1.1 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2页 |
3.1.2 公共决策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3.2 社会转型期的公共决策与网络舆论 | 第23-29页 |
3.2.1 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对公共决策作用的现状 | 第23-27页 |
3.2.2 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下的公共决策趋势分析 | 第27-29页 |
4 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积极影响 | 第29-34页 |
4.1 网络舆论有利于公民利益诉求的表达 | 第29-31页 |
4.1.1 网络舆论表达民意准确快捷 | 第29页 |
4.1.2 网络舆论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| 第29-30页 |
4.1.3 网络舆论强化公众表达力度 | 第30-31页 |
4.2 网络舆论为公共决策提供信息来源 | 第31-32页 |
4.2.1 网络舆论为决策部门提供原始民意 | 第31-32页 |
4.2.2 网络舆论培育公众参政的素质 | 第32页 |
4.2.3 网络舆论有利于纠正决策偏差 | 第32页 |
4.3 网络舆论有利于改进公共决策质量 | 第32-34页 |
4.3.1 网络舆论保证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| 第32-33页 |
4.3.2 网络舆论保证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| 第33页 |
4.3.3 网络舆论促进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监督 | 第33-34页 |
5 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消极影响 | 第34-42页 |
5.1 网络舆论不能完全保障决策的充分公共性 | 第34-38页 |
5.1.1 我国现阶段网民结构层次失衡 | 第34-37页 |
5.1.2 网络舆论与真实民意存在偏差 | 第37页 |
5.1.3 网络强势阶层垄断话语权 | 第37-38页 |
5.2 网络舆论的先天缺陷削弱公共决策的正确性 | 第38-40页 |
5.2.1 虚拟性降低了网络舆论信息的真实性 | 第38-39页 |
5.2.2 虚拟性导致网络舆论夹杂非理性思想 | 第39-40页 |
5.2.3 虚拟性削弱网络舆论表达的真实性 | 第40页 |
5.3 网络舆论降低了公共决策的效率性 | 第40-42页 |
5.3.1 虚拟化导致公众参与的非规范性 | 第40-41页 |
5.3.2 "群体极化"的现象蛊惑决策主体 | 第41页 |
5.3.3 海量的舆论命题转化为决策议题降低了公共决策的效率性 | 第41-42页 |
6 公共决策中发挥网络舆论积极作用对策 | 第42-51页 |
6.1 提高网络舆论主体的参与能力 | 第42-44页 |
6.1.1 努力扩大网络舆论利益表达主体 | 第42-43页 |
6.1.2 努力培育网络参与主体的理性 | 第43页 |
6.1.3 努力提高网民参政能力和素质 | 第43-44页 |
6.2 探求公共决策主体工作的新思路 | 第44-45页 |
6.2.1 公共决策部门要树立网络时代的新决策理念 | 第44-45页 |
6.2.2 公共决策系统要分开谋划与决断两个职能 | 第45页 |
6.2.3 公共决策部门要提高对网络舆论的整合与引导能力 | 第45页 |
6.3 加强网络舆论的监控体系建设 | 第45-48页 |
6.3.1 规范网络道德体系建设 | 第46页 |
6.3.2 建立完善涉网法律体系 | 第46-47页 |
6.3.3 提高网络技术监控水平 | 第47-48页 |
6.3.4 加强网络舆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| 第48页 |
6.4 尝试新的协调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的方法 | 第48-51页 |
6.4.1 建立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体多元化结合 | 第48-49页 |
6.4.2 施放"决策气球"寻求利益平衡点 | 第49页 |
6.4.3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"第三人"作用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6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