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序言 | 第8-13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相关研究动态 | 第8-9页 |
三、本文使用的基本史料 | 第9-11页 |
四 研究方法、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爆发及蔓延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陕甘回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| 第13-19页 |
第二节 陕甘回民起义的爆发及蔓延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伊克昭盟出征官兵及所需 | 第22-72页 |
第一节 伊克昭盟官兵奉调出征及跟役的配备 | 第22-30页 |
第二节 伊克昭盟官兵的军械驼马及帐房配备 | 第30-35页 |
第三节 伊克昭盟官兵军需来源 | 第35-72页 |
第三章 伊克昭盟官兵与回民军交战 | 第72-130页 |
第一节 伊克昭盟出征官兵设防情况 | 第72-76页 |
第二节 蒙兵击退回民军 | 第76-79页 |
第三节 蒙兵竭力堵剿进犯蒙地回民军 | 第79-84页 |
第四节 遍地回民军蒙兵疲于奔命 | 第84-97页 |
第五节 蒙兵处处失利的原因 | 第97-108页 |
第六节 蒙兵协助各路清军剿灭回民军 | 第108-115页 |
第七节 蒙兵追击残余回民军 | 第115-126页 |
第八节 处理战利品 | 第126-130页 |
第四章 陕甘回民起义对伊克昭盟的影响 | 第130-186页 |
第一节 伊克昭盟王公地位的提升 | 第130-132页 |
第二节 人口锐减 | 第132-142页 |
第三节 社会经济的破坏 | 第142-153页 |
第四节 寺庙王府被破坏 | 第153-166页 |
第五节 加重人民负担 | 第166-184页 |
第六节 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军事活动的历史教训 | 第184-186页 |
结束语 | 第186-1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8-195页 |
附录1:受到清廷恤银的伊克昭盟各旗官兵及恤银 | 第195-202页 |
附录2:伊克昭盟各旗逃亡兵丁统计表 | 第202-218页 |
附录3:伊克昭盟各旗伤亡官兵统计表 | 第218-226页 |
附录4:典型的上、下、平行三类蒙古文书的拉丁文转写及其汉译 | 第226-23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2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