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绪论 “身体”:何以成为问题 | 第15-24页 |
一、相关背景与问题的缘起 | 第15-20页 |
二、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三、研究的思路、方法与意义 | 第21-24页 |
第一章 女性诗歌中的“身体” | 第24-38页 |
第一节 女性诗歌中“身体”的出场 | 第24-27页 |
一、女性诗歌的含义 | 第24-26页 |
二、何为女性诗歌中的“身体”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女性诗歌中“身体”的内涵 | 第27-35页 |
一、主体性的觉醒 | 第27-28页 |
二、女性意识的苏醒 | 第28-32页 |
三、多元感受的私语 | 第32-33页 |
四、存在的相关问题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女性诗歌中“身体”表达的策略 | 第35-38页 |
一、生理体验的反复渲染 | 第36页 |
二、口语入诗的直白叙述 | 第36-38页 |
第二章 肉体、“身体”:“下半身”诗歌中的双面伊人 | 第38-58页 |
第一节 是肉体还是“身体”? | 第38-41页 |
一、何为肉体和“身体” | 第40-41页 |
二、肉体、“身体”的含混与交叉 | 第41页 |
第二节 冲出重围:肉体中的“身体” | 第41-48页 |
一、“下半身”诗歌中的“身体”表达 | 第42-44页 |
二、“下半身”诗歌流派阐释的“身体” | 第44-48页 |
第三节 肉体背后: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| 第48-52页 |
一、“下半身”肉体写作的体现 | 第48-50页 |
二、“下半身”肉体写作的心态 | 第50-52页 |
第四节 走出迷雾:肉体、“身体”的祛魅 | 第52-58页 |
一、作为策略和态度的肉体和“身体” | 第52-54页 |
二、肉体和“身体”策略的不足 | 第54-55页 |
三、肉体和“身体”态度的含混 | 第55-58页 |
第三章 俗世中的意义之身 | 第58-91页 |
第一节 众“身”喧哗:展示意义的“身体” | 第59-86页 |
一、个人私语 | 第59-74页 |
二、社会群像 | 第74-86页 |
第二节 众“身”之态:诗歌中“身体”的表达策略 | 第86-91页 |
一、纯个人立场的场域 | 第86-88页 |
二、散文化表达的媒介 | 第88-91页 |
结语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