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居住区规划论文

低山丘陵地区场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目录第7-9页
引言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的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与档案的查阅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综合分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实地调查及案例综合第11-12页
    1.4. 概念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低山丘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地形地貌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场地规划设计第12-13页
    1.5 传统山地居住区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传统的山地自然观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传统山地居住区的形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传统山地居住区的借鉴第14-15页
第二章 低山丘陵地区场地规划研究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 2.1 低山丘陵的复杂性与局限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低山丘陵的地形地貌特征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貌特征对于场地规划设计的约束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场地规划设计与山地环境的和谐第15-16页
    2.2 低山丘陵空间的多维性与丰富性在场地规划中的利用第16页
    2.3 当前面临的问题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追求容积率与地形条件的限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对自然地貌的破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场地规划设计与最终实施间的沟通交流第17-1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三章 场地规划设计前期工作第20-24页
    3.1 场地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原则第20页
    3.2 场地规划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场地规划的自然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场地规划的人工条件及社会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 3.3 场地保护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历史文化的保护第23-24页
第四章 场地规划设计要素的研究与分析第24-41页
    4.1 道路与竖向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路网与建筑的关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竖向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4.2 挡土墙与自然放坡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挡土墙的类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挡土墙的作用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挡土墙与自然放坡的相互结合及相关规范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护坡生态恢复的做法第29-31页
    4.3 整地与土石方的平衡第31-33页
    4.4 建筑与地形的结合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山地建筑的类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建筑与地形互动的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4.5 景观总平设计与场地的结合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地形、坡度的分析与处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用地发展限制与开发适宜性分析与处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景观与场地的结合第37-38页
    4.6 其他设计要素的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五章 案例研究第41-61页
    5.1 厦门黄厝 A 地块第41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规划原则与目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场地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场地发展限制与开发适宜性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场地规划构想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场地整备计划第53-56页
    5.2 漳州港依山海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项目场地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场地设计构思第57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附件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程机械产品形态与结构的关联性设计研究
下一篇:船舶制造的全过程成本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