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.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2-18页 |
1.2.1 国内相关研究观点述评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外相关研究观点述评 | 第15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| 第18-19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2.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1 文化和行政文化 | 第21-24页 |
2.1.1 文化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2.1.2 行政文化的内涵 | 第22-24页 |
2.2 行政文化建设 | 第24-25页 |
2.2.1 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| 第24页 |
2.2.2 行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.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影响的分析 | 第26-35页 |
3.1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涵义 | 第26页 |
3.2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极影响 | 第26-31页 |
3.2.1 民本思想有助于以人为本行政观念的确立 | 第26-27页 |
3.2.2 法治思想有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施行 | 第27-28页 |
3.2.3 和谐思想有助于和谐行政文化建设 | 第28-29页 |
3.2.4 功利思想有助于务实进取的行政理念建设 | 第29-30页 |
3.2.5 德治思想有助于行政主体素质的提高 | 第30-31页 |
3.3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3.1 人治主义阻碍了现代法治主义的发展 | 第31-32页 |
3.3.2 封闭排异特性阻碍了行政文化的开放创新发展 | 第32-33页 |
3.3.3 伦理至上主义降低了行政主体活力 | 第33页 |
3.3.4 等级观念阻碍了现代平等观念的树立 | 第33-34页 |
3.3.5 中庸信条阻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| 第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. 当前行政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| 第35-44页 |
4.1 当前行政文化的现状 | 第35-37页 |
4.1.1 因循守旧思想与开拓创新精神并存 | 第35-36页 |
4.1.2 传统思想与现代精神并存 | 第36页 |
4.1.3 本土思想与外来精神并存 | 第36-37页 |
4.2 当前行政文化存在问题 | 第37-40页 |
4.2.1 行政观念上存在全能政府观念 | 第37-38页 |
4.2.2 行政特征上存在行政人格化特征 | 第38-39页 |
4.2.3 行政意识上存在官本位意识 | 第39-40页 |
4.2.4 行政风气上存在形式主义风气 | 第40页 |
4.3 当前行政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3.1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3.2 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 | 第42页 |
4.3.3 西方行政文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. 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| 第44-56页 |
5.1 明确行政文化建设的原则及目标 | 第44-47页 |
5.1.1 行政文化建设的原则 | 第44-45页 |
5.1.2 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 | 第45-47页 |
5.2 优化行政文化建设的内容 | 第47-52页 |
5.2.1 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 | 第47-48页 |
5.2.2 建设法治型行政文化 | 第48-49页 |
5.2.3 建设有限和有效型政府行政文化 | 第49-50页 |
5.2.4 建设公开民主型行政文化 | 第50-51页 |
5.2.5 建设学习创新型行政文化 | 第51-52页 |
5.3 完善行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| 第52-55页 |
5.3.1 从行政文化建设资源的途径探讨——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行政文化 | 第52-53页 |
5.3.2 从行政文化建设实践的途径探讨——完善相关制度,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| 第53-54页 |
5.3.3 从行政文化建设主体的途径探讨——重视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素质的提高 | 第54-5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6. 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