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劳动法论文

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政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二章 劳动关系及社会政策概述第12-16页
    2.1 劳动关系的内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劳动关系的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劳动关系的主体第12-13页
    2.2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和谐劳动关系的判定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 2.3 社会政策的内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社会政策的定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政策框架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第14-16页
第三章 关于劳动关系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第16-23页
    3.1 劳动用工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现行劳动用工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造成劳动合同制度问题的原因第17页
    3.2 劳动就业政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劳动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我国劳动就业政策的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3.3 劳动关系政策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会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收入分配制度第19-20页
    3.4 社会保障政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历史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现状及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3.5 特殊群体劳动保护政策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针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政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针对残疾人的劳动保护政策第22-23页
第四章 我国劳动关系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4.1 我国劳动关系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劳动关系政策价值理念上存在偏差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政策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和程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缺乏必要的监管制度,使政策执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23页
    4.2 劳动关系政策缺陷导致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劳动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企业有法不依或者规避法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工人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第24-25页
第五章 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政策发展方向及建议第25-30页
    5.1 重构社会政策价值理念第25页
    5.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,推进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第25-26页
    5.3 完善劳动就业政策,进一步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完善职业介绍机构,提高劳动力供需双方沟通效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,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通过大力发展和促进非正规就业来创造就业机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构建企业的社会责任,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27页
    5.4 优化收入分配制度,实现社会公平第27页
    5.5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调整失业保障目标,重构失业保障体系第28-29页
    5.6 培育政策主体,完善三方协商机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培育政策主体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完善三方协商机制第29-30页
结论第30-31页
参考文献第31-34页
致谢第34页

论文共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试论我国现行食品召回制度缺陷及改进方向
下一篇:环保非诉行政执行研究--从泉州市丰泽区切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