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前言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 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理论第13-19页
    2.1 能源利用效率的内涵第13页
    2.2 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单要素能源效率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全要素能源效率第14-15页
    2.3 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第15-19页
第3章 我国单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现状第19-27页
    3.1 我国整体单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现状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能耗强度的演变及国际比较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三次产业能源效率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分品种主要能源利用效率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我国区域单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区域的划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我国各省单要素能源效率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我国分区域能耗强度差异第25-27页
第4章 我国区域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测算第27-34页
    4.1 测算方法的选择第27-29页
    4.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29-30页
    4.3 测算结果及分析第30-34页
第5章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5.1 面板数据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5.2 我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模型设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证分析第38-42页
第6章 提升区域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第42-49页
    6.1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第42-43页
    6.2 优化区域能源消费结构第43-45页
    6.3 优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第45页
    6.4 加强区域技术进步第45-47页
    6.5 调整区域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第47-49页
第7章 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3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邹平青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宽带薪酬体系的构建
下一篇: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