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2 课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1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怠速工况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 | 第16-29页 |
2.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MATLAB 优化程序及 ADAMS 模型 | 第16-19页 |
2.1.1 动力总成的质心、惯性参数及悬置元件坐标、角度和刚度等参数 | 第16-17页 |
2.1.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程序及动力学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 | 第19-25页 |
2.2.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以提高解耦率为目标优化悬置系统 | 第20-23页 |
2.2.3 实车怠速工况试验验证 | 第23-25页 |
2.3 后悬置结构改进 | 第25-27页 |
2.3.1 后悬置样件制作及刚度测试参数 | 第25-26页 |
2.3.2 后悬置参数变更后解耦率计算 | 第26页 |
2.3.3 后悬置优化的实车怠速工况验证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加速工况车内轰鸣问题及改善 | 第29-57页 |
3.1 问题排查 | 第29-34页 |
3.1.1 进排气噪声排查试验 | 第29-32页 |
3.1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 传递路径分析 | 第34-43页 |
3.2.1 噪声传递函数试验及原点频响试验 | 第34-35页 |
3.2.2 整车状态下驱动轴噪声传递函数试验及原点频响试验 | 第35-40页 |
3.2.3 整备车身悬置连接点噪声传递函数试验 | 第40-43页 |
3.3 车身声腔模态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 后悬置限位块改进 | 第44-45页 |
3.4.1 后悬置限位块厚度的改进 | 第44-45页 |
3.4.2 实车加速工况验证 | 第45页 |
3.5 后悬置副车架安装位置加装动力吸振器 | 第45-55页 |
3.5.1 动力吸振器 | 第46页 |
3.5.2 阻尼式动力吸振器力学模型 | 第46-47页 |
3.5.3 动力吸振器主要参数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3.5.4 动力吸振器匹配与设计 | 第50-52页 |
3.5.5 效果验证 | 第52-5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7-60页 |
全文总结 | 第57页 |
展望 | 第5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