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--环境保护法论文

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-9页
第1章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概述第9-14页
    1.1 环境侵权的内涵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环境侵权的不同学说观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环境侵权的内容第9-10页
    1.2 环境侵权的特征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环境侵权加害人与受害者的地位具有不对等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危害后果的持续性、复杂性与广泛性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环境侵权兼具私害性与公害性双重特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法律调整的特殊性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一般问题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环境侵权的客体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具体方式以及责任形式第12-14页
第2章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理论基础第14-28页
    2.1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之民法学分析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格权保护之要求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财产权保护之要求第16-18页
    2.2 环境权保护之要求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境权的性质认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环境权的主体认定第19-21页
    2.3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法经济学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环境侵权与生产经营“外部性”的关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环境侵权与经济发展理念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弱势群体保护之要求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保护弱势群体的意义第26-28页
第3章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第28-39页
    3.1 日本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因果关系证明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具体的救济措施第30-32页
    3.2 美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美国法上之“环境侵权”---妨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妨害救济的具体途径第33-36页
    3.3 德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第36-39页
第4章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立法现状与完善第39-51页
    4.1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立法现状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环境侵权救济现有主要途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环境侵权民事救法律体系及相关理论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我国现有的民事救济的不足第44-45页
    4.2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49-51页
结语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智能体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焙烧态Zn/Al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吸附地下水中硫酸盐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