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大功率镁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电源关键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目录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0页
    1.1 微弧氧化技术的原理第8页
    1.2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1.3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第8-9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9-10页
第二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10-16页
    2.1 电源系统的技术指标第10页
    2.2 电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10-13页
    2.3 主电路的设计第13页
    2.4 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于 TMS320F2812 的控制电路设计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 S3C2410 的人机交互接口电路设计第1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14-16页
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第16-30页
    3.1 整流电路的设计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整流器件的选择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晶闸管的触发技术要求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整流电路保护方案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3.2 IGBT 逆变电路的设计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IGBT 选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IGBT 驱动器参数计算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IGBT 驱动电路的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IGBT 保护电路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3.3 基于 TMS320F2812 的控制电路硬件设计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流检测电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压检测电路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温度检测电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缓冲电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DAC 电路第28-2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30-41页
    4.1 PWM 发生子程序第30-31页
    4.2 恒压/恒流状态切换子程序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恒压控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恒流控制第33-34页
    4.3 软启动子程序第34-35页
    4.4 过流保护子程序第35-36页
    4.5 过压保护子程序第36-37页
    4.6 过热保护子程序第37-38页
    4.7 A/D 数据校正的子程序第38-39页
    4.8 串口通讯子程序第39-40页
    4.9 自恢复子程序第40页
    4.10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五章 监控系统的设计第41-49页
    5.1 S3C2410 的特性第41页
    5.2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第41-42页
    5.3 Linux 系统在 S3C2410 中的实现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Linux 操作系统特点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Linux 操作系统的移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触摸屏显示界面的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Qt 图形应用程序设计第43页
    5.4 监控系统的数据输入界面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5.5 监控系统的数据查询界面设计第44页
    5.6 监控系统的故障监测报警界面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5.7 监控系统的状态切换/控制界面设计第45页
    5.8 S3C2410 与 TMS320F2812 的通信设计第45-48页
    5.9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第49-56页
    6.1 测试平台第49页
    6.2 测试仪器/附件第49-50页
    6.3 测试内容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波形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过压保护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过流保护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过热保护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软启动功能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其他功能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6.4 测试结果第51-54页
    6.5 结果分析第54-56页
全文总结和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目录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附录第61-67页
详细摘要第67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“微井”结构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
下一篇:RTP协议分析及其在智能视频传感器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