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刑事禁止令的适用与完善
内容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我国刑事禁止令制度概述 | 第12-23页 |
(一) 禁止令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| 第12-15页 |
(二) 禁止令的概念与性质 | 第15-20页 |
(三) 禁止令的价值 | 第20-23页 |
二、我国刑事禁止令的适用条件与内容 | 第23-31页 |
(一) 禁止令的适用条件 | 第23-26页 |
1、禁止令的适用条件:人身危险性 | 第23-24页 |
2、人身危险性的评估 | 第24-26页 |
(二) 禁止令的具体内容 | 第26-31页 |
1、立法层面 | 第26-29页 |
2、司法层面 | 第29-31页 |
三、我国刑事禁止令的适用程序 | 第31-42页 |
(一) 禁止令的宣告程序 | 第31-36页 |
1、禁止令的宣告主体 | 第31-32页 |
2、宣告禁止令的建议主体 | 第32-34页 |
3、禁止令的宣告方式 | 第34-35页 |
4、禁止令的宣告监督 | 第35页 |
5、禁止令的异议救济 | 第35-36页 |
(二) 禁止令的执行程序 | 第36-42页 |
1、禁止令的执行主体 | 第36-37页 |
2、禁止令的执行方式 | 第37-38页 |
3、禁止令的执行期限 | 第38-39页 |
4、禁止令的执行监督 | 第39-40页 |
5、违反禁止令的法律后果 | 第40-41页 |
6、禁止令的解除和撤销 | 第41-42页 |
四、我国刑事禁止令制度的完善 | 第42-48页 |
(一) 我国刑事禁止令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(二) 适当扩大禁止令的适用范围 | 第43-44页 |
(三) 进一步明确禁止令的适用条件和具体内容 | 第44-45页 |
(四) 完善禁止令的宣告程序 | 第45-46页 |
(五) 完善禁止令的执行程序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