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理论论文--信号处理论文

心律失常自动识别算法的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心律失常自动识别研究的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心律失常自动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心电信号预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心律失常自动分类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6-18页
第二章 心电信号及心律失常相关知识的介绍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及信号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心电信号产生机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心电信号的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心律失常标准的研究第19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心律失常的诱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心律失常的分类第20-26页
    2.3 心律失常分类标准第26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心电信号预处理技术研究第28-37页
    3.1 小波变换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3.2 心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心电信号噪声处理方法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低频噪声的消除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频噪声的消除第34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 心律失常信号特征的提取第37-50页
    4.1 离散傅里叶变换(DFT)第37-39页
    4.2 高阶统计量特征第39-41页
    4.3 小波包分解特征第41-46页
    4.4 形态特征第46-4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五章 基于心电信号多模态特征的心律失常自动判别实现第50-65页
    5.1 心电信号数据来源第50页
    5.2 心律失常自动识别算法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KNN(K-最邻近算法)算法理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特征参数选择第53-54页
    5.3 基于KNN算法的多模态特征心律失常分类的实现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最值特征参数提取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对特征参数进行欧氏距离计算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KNN算法进行决策第56-61页
    5.4 分析与讨论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分析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讨论第61-6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65-6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
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申请的项目第74页
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第74-75页
附件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万科地产采购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论我国刑事禁止令的适用与完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