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寄生虫学论文

肠道菌对旋毛虫存活、繁殖及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

前言第4-5页
中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英文缩写词表第12-14页
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4-29页
    第1章 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意义与进展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共进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及疾病的关系第16-21页
    第2章 寄生虫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进展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肠道菌不是孤立存在于肠道的群体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细菌可以影响寄生虫的感染能力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寄生虫感染能够影响肠道菌群构成第24-25页
    第3章 旋毛虫与旋毛虫病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旋毛虫形态和生活史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旋毛虫的世界分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旋毛虫对宿主免疫应答的调节第27-29页
第二篇 研究内容第29-91页
    第1章 肠道菌对旋毛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第29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微生物菌株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实验动物和虫株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 器皿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5 实验试剂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6 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菌株的生长曲线的测定和培养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旋毛虫肌幼虫的收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感染动物及旋毛虫成虫收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 旋毛虫与肠道菌共培养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 Griess法检测共培养上清NO水平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结果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不同菌株对旋毛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旋毛虫与不同菌株共培养上清一氧化氮浓度变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小结第46-47页
    第2章 肠道菌对旋毛虫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的分析第47-8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数据采集及处理使用的软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蛋白质提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蛋白质的消化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肽段的标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离子交换色谱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肽段的纯化(C18反相色谱脱盐)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质谱检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 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 生物信息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9 RT-PCR法检测m RNA表达水平变化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结果第57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第57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功能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差异表达蛋白转录水平变化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讨论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小结第79-81页
    第3章 不同菌株对旋毛虫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第81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结果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与抗菌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与细胞凋亡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讨论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小结第90-91页
结论第91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103页
导师简介第103-105页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-106页
致谢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疣梭子蟹对寄生性病原—血卵涡鞭虫免疫响应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鸡匍匐性状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