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概述 | 第8-16页 |
第一节 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概念 | 第8-11页 |
一、第三人 | 第8-10页 |
二、清偿 | 第10页 |
三、第三人代为清偿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构成要件 | 第11-13页 |
一、第三人代为清偿的行使主体 | 第11页 |
二、依债的性质可以由第三人代为清偿 | 第11-12页 |
三、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无特别约定 | 第12页 |
四、是第三人能代位清偿的客体 | 第12页 |
五、第三人有代为清偿的意思 | 第12-13页 |
六、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方式 | 第13页 |
第三节 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效力 | 第13-16页 |
一、对于第三人的效力 | 第13-14页 |
二、对于债务人的效力 | 第14页 |
三、对于债权人的效力 | 第14页 |
四、对于案外人的效力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介评 | 第16-26页 |
第一节 域外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 | 第16-19页 |
一、大陆法系立法例 | 第16-17页 |
二、英美法系立法例 | 第17-18页 |
三、澳门、台湾地区立法例及学说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评析 | 第19-21页 |
一、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简介 | 第19-20页 |
二、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第三人代为清偿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| 第21-26页 |
一、第三人代为清偿和债务承担 | 第21-23页 |
二、第三人代为清偿和债务加入 | 第23-24页 |
三、第三人代为清偿和第三人代理清偿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我国立法中关于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相关规定 | 第26-29页 |
一、我国该制度在相关法律中的体现 | 第26-29页 |
二、我国该制度的立法简评 | 第29页 |
第二节 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| 第29-31页 |
一、无总领性法律规制,立法滞后 | 第29-30页 |
二、内容不具体明确,理解不一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司法实践 | 第31-34页 |
一、建设工程领域司法实践中一起同案不同判的案例简介 | 第31页 |
二、现阶段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司法实践分析 | 第31-34页 |
第四章 构建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第三人代为清偿是权利还是义务的思考 | 第34-37页 |
一、无利害关系第三人代为清偿是权利 | 第34-35页 |
二、有利害关系第三人代为清偿是权利也是义务 | 第35-36页 |
三、有利害关系第三人代为清偿是权利也是义务的两个例外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第三人超范围代为清偿救济的思考 | 第37-40页 |
一、以《法国民法典》第1236条为视角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二、以我国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为视角的分析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代位权之代位的思考 | 第40-41页 |
一、我国房地产建设工程领域中的思考 | 第40-41页 |
二、其他领域中的思考 | 第41页 |
第四节 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具体构建 | 第41-44页 |
一、第三人代为清偿的适用范围 | 第41-42页 |
二、第三人一次代位的法律责任 | 第42页 |
三、第三人二次代位的法律效果 | 第42-43页 |
四、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具体条文建议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