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基于PMSM的纯电动汽车差速转向控制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轮毂驱动电动车发展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子差速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5-18页
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第18-33页
    2.1 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结构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2.2 轮毂驱动电机的分类及选型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车用轮毂电机的类型比较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选择与匹配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坐标变换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第25-26页
    2.5 空间矢量调制(SVPWM)技术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SVPWM原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SVPWM的算法实现第29-30页
    2.6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1-33页
第三章 电动汽车差速转向动力学模型第33-41页
    3.1 电子差速转向原理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Ackermann-Jeantand转向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前后轮反向转动差速转向模型第35-38页
    3.2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0-41页
第四章 汽车差速转向控制策略研究第41-58页
    4.1 电子差速的控制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四轮电子差速的控制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神经网络概述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神经网络的学习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BP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第47-49页
    4.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差速转向模型的建立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设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复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复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第53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6-58页
第五章 汽车差速转向控制建模与仿真第58-72页
    5.1 MATLAB/Simulink软件介绍第58页
    5.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块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PM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坐标变换模块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SVPWM模块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5.3 电子差速控制模块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Ackermann-Jeantand转向模块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BP神经网络差速控制模块第67-68页
    5.4 BP神经网络控制模块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 6.1 论文总结第72-73页
    6.2 后续展望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车离合器及其扭转减振器应用研究
下一篇:重型货车车架静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