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萘甲醛席夫碱小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超分子金属凝胶的发展近况第11-15页
    1.3 阳离子荧光探针的发展近况第15-20页
第二章 化合物1合成、表征及其应用第20-48页
    1. 设计思想第20页
    2. 主要使用试剂第20页
    3. 合成路线第20-21页
    4. 合成步骤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化合物1(S)-2-(((2-hydroxynaphthalen-1-yl)methylene)amino)-N~1,N~5- diocta-decylpentanediamide的合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配合物L-Cu凝胶因子的制备与表征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4.3 配合物L-Zn凝胶因子的制备与表征第21-22页
    5 结果与讨论第2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 化合物1在不同金属中的凝胶行为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5.2 CuG的凝胶实验和性质研究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 锌凝胶(ZnG)的凝胶实验和性质研究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4 ZnCuG和ZnCuG+CN~-凝胶性质研究第41-46页
    6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三章 席夫碱型Zn(Ⅱ),Al(Ⅲ)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第48-62页
    1. 设计思想第48页
    2. 主要使用的试剂第48页
    3. 合成路线第48-49页
    4. 合成步骤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化合物4((S)-tert-butyl(1,5-bis(butylamino)-1,5-dioxopentan-2-yl)carbamate)的合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探针3((S)-2-amino-N1,N5-dibutylpentanediamide)的合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 探针2((S)-2-(((2-hydroxynaphthalen-1-yl)methylen e)amino)-N~1,N~5-dibutylpentanediamide)的合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 控制化合物6的合成第50页
    5. 结果与讨论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 水含量对探针2与Zn~(2+)和Al~(3+)作用发射光谱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 pH对探针2与Zn~(2+)和Al~(3+)的发射光谱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 探针2对Zn~(2+)和Al~(3+)的选择性与干扰性响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 探针2对Zn~(2+)和Al~(3+)的光谱滴定测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 探针2对Zn~(2+)和Al~(3+)的识别机理研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6 Zn~(2+)和Al~(3+)对探针2作用机理的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7 控制化合物6的光物理性质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8 细胞实验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9 探针2对药品中的Zn~(2+)和Al~(3+)检测第60-61页
    6.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 席夫碱型Al(Ⅲ)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第62-71页
    1. 设计思想第62页
    2. 主要使用的试剂第62页
    3. 合成路线第62-63页
    4. 合成步骤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化合物Gly-3(tert-butyl(2-(butylamino)-2-oxoethyl)carbamate)的合成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化合物Gly-2(2-amino-N-butylacetamide)的合成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 化合物Gly-1((E)-N-butyl-2-(((2-hydroxynaphthalen-1-yl)methylene)amino)acetamide)的合成第63-64页
    5. 结果与讨论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 探针Gly-1和Al~(3+)作用的紫外变化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 探针Gly-1和Al~(3+)作用的荧光变化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 探针Gly-1和Al~(3+)的选择性与干扰性响应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 探针Gly-1对Al~(3+)的光谱滴定测试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5 探针Gly-1对Al~(3+)的的识别机理研究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6 探针Gly-l与Al~(3+)作用机理的研究第68-69页
    6. 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五章 结论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4页
已发论文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附录第7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金纳米簇的传感器研究
下一篇:聚电解质复合驱动聚合诱导自组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