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维丝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并购北京洛卡公司案例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0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0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0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0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 案例描述 | 第13-21页 |
1.1 公司简介 | 第13-15页 |
1.1.1 并购方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| 第13-14页 |
1.1.2 被并购方北京洛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| 第14-15页 |
1.2 厦门三维丝并购洛卡环保概况 | 第15-17页 |
1.2.1 并购过程 | 第15-16页 |
1.2.2 交易对方标的资产的评估及对价支付情况 | 第16-17页 |
1.2.3 业绩承诺及补偿 | 第17页 |
1.3 具体案例 | 第17-21页 |
1.3.1 首轮并购强烈的反对声 | 第17-19页 |
1.3.2 再次出征终抱“美人”归 | 第19-20页 |
1.3.3 大股东之间的博弈 | 第20-21页 |
2 案例分析 | 第21-35页 |
2.1 理论依据 | 第21-24页 |
2.1.1 并购估值定价方法 | 第21页 |
2.1.2 协同效应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1.3 过度自信理论 | 第24页 |
2.2 案例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24-35页 |
2.2.1 高估的“商誉”导致高溢价 | 第25-27页 |
2.2.2 收益法评估缺陷导致高溢价 | 第27-31页 |
2.2.3 盲目追求协同效应导致高溢价 | 第31-32页 |
2.2.4 大比例转让股份导致高溢价 | 第32-33页 |
2.2.5 股权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导致高溢价 | 第33-35页 |
3 启示与建议 | 第35-39页 |
3.1 启示 | 第35页 |
3.2 建议 | 第35-39页 |
3.2.1 规范商誉内涵并改进后续计量 | 第35-36页 |
3.2.2 加强评估机构的职业水平 | 第36-37页 |
3.2.3 改进收益法评估 | 第37页 |
3.2.4 创新并购重组支付方式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