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1页 |
1.1 冷杉醇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1.1.1 冷杉醇简介 | 第13页 |
1.1.2 冷杉醇合成途径及合成方式 | 第13-16页 |
1.1.3 烟草冷杉醇合成基因 | 第16-17页 |
1.1.4 冷杉醇合成基因与抗病性 | 第17页 |
1.2 基因功能标记 | 第17-19页 |
1.2.1 功能标记概述 | 第17页 |
1.2.2 功能标记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2.3 SNP功能标记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 展望 | 第19页 |
1.4 本研究的切入点,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4.1 切入点 | 第19-20页 |
1.4.2 主要内容 | 第20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和NtABS功能验证分析 | 第21-40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1-22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2-28页 |
2.2.1 试剂配制 | 第22页 |
2.2.2 GC-MS检测冷杉醇方法 | 第22页 |
2.2.3 叶片腺毛RNA提取及反转录 | 第22-23页 |
2.2.3.1 叶片腺毛RNA提取 | 第22-23页 |
2.2.3.2 cDNA合成 | 第23页 |
2.2.4 荧光定量 | 第23-24页 |
2.2.5 NtCPS2和NtABS克隆载体构建 | 第24-25页 |
2.2.5.1 克隆引物设计 | 第24页 |
2.2.5.2 基因NtCPS2和NtABS克隆 | 第24-25页 |
2.2.5.3 NtCPS2和NtABS克隆载体构建 | 第25页 |
2.2.6 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25-26页 |
2.2.6.1 NtABS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26页 |
2.2.6.2 NtCPS2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26页 |
2.2.6.3 NtCPS2和NtABS共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26页 |
2.2.7 过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| 第26-28页 |
2.2.7.1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| 第26-27页 |
2.2.7.2 农杆菌转化 | 第27页 |
2.2.7.3 农杆菌侵染叶片 | 第27-28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8页 |
2.3.1 冷杉醇检测 | 第28-29页 |
2.3.2 NtABS和NtCPS2基因表达量分析 | 第29页 |
2.3.3 NtABS和NtCPS2基因的克隆 | 第29-31页 |
2.3.4 序列比对 | 第31-32页 |
2.3.5 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2-34页 |
2.3.5.1 NtABS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2-33页 |
2.3.5.2 NtCPS2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3页 |
2.3.5.3 NtCPS2和NtABS共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3-34页 |
2.3.6 转化农杆菌 | 第34-35页 |
2.3.7 阳性植株鉴定 | 第35-36页 |
2.3.8 转基因植株定量分析 | 第36页 |
2.3.9 转基因植株冷杉醇测定及抗病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2.4 讨论 | 第38-40页 |
2.4.1 冷杉醇合成基因组织特异性 | 第38页 |
2.4.2 冷杉醇合成基因功能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NtCPS2基因SNP功能标记开发及应用 | 第40-49页 |
3.1 试验材料 | 第40-41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41-43页 |
3.2.1 引物设计 | 第41-42页 |
3.2.2 DNA提取及PCR扩增 | 第42页 |
3.2.3 GC-MS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7页 |
3.3.1 多态性引物初步筛选 | 第43页 |
3.3.2 多态性引物的验证 | 第43-44页 |
3.3.3 开发的多态性标记的应用 | 第44-47页 |
3.4 讨论 | 第47-49页 |
3.4.1 AS-PCR的应用 | 第47页 |
3.4.2 烟草香气育种 | 第47-48页 |
3.4.3 烟草种质鉴定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全文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