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材料论文--非金属材料论文--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

细观尺度下不同应力水平作用的高强混凝土徐变过程数值模拟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徐变预测模型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不同应力水平下徐变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细观尺度下高强混凝土徐变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不足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6-19页
第二章 徐变模拟分析程序解析及验证第19-29页
    2.1 混合物理论第19页
    2.2 饱和多孔介质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混凝土徐变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2.4 混凝土徐变模拟分析程序解析第22-25页
    2.5 徐变模拟分析程序验证第25-29页
第三章 拉压作用下混凝土细观徐变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第29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3.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9-30页
    3.3 计算结果的宏观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拉应力下不同骨料含量计算结果的宏观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拉应力下不同骨料强度计算结果的宏观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拉应力下不同水分含量计算结果的宏观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拉压应力下徐变系数对比第34-35页
    3.4 计算结果的细观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拉压应力下网格变形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拉压应力下水分运动过程异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双轴应力下孔隙压力变化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 3.5 拉压徐变机理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39-41页
第四章 周期应力下混凝土细观徐变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第41-5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周期应力下计算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4.3 混凝土徐变宏观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周期应力对徐变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幅值对徐变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平均应力对徐变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加卸载作用对徐变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4.4 混凝土徐变的细观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水分流速变化历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孔隙压力变化历程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固相等效应力变化历程第48-49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9-51页
第五章 双轴应力下混凝土细观徐变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第51-6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1页
    5.2 双轴应力下计算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5.3 计算结果的宏观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单轴与双轴应力下徐变系数对比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双轴拉压应力与单轴拉压应力下徐变系数对比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双轴横向压应力对徐变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双轴竖向压应力对徐变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5.4 计算结果的细观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双轴应力下网格变形过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双轴与单轴应力下水分运动过程异同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双轴与单轴应力下孔隙压力变化过程异同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双轴应力下固相等效应力变化过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双轴应力下细观徐变机理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61-63页
第六章 考虑不同应力水平影响的徐变预测模型修正研究第63-7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6.2 不同应力下徐变修正系数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单轴拉应力下徐变修正系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周期压应力下徐变修正系数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双轴压应力下徐变修正系数第66-68页
    6.3 不同应力水平下徐变预测模型修正初步研究第68-70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70-71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1-75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 7.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79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9页
    1.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第79页
    2.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紧邻基坑监控与相互作用分析
下一篇:阶梯型土坡平台强夯施工振动效应及振害防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