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邻基坑监控与相互作用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关于基坑方面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基坑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相邻基坑共同作用影响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深基坑变形机理分析 | 第15-19页 |
2.1 基坑围护和支撑体系介绍 | 第15-16页 |
2.1.1 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| 第15页 |
2.1.2 基坑支护结构形式 | 第15-16页 |
2.2 基坑开挖变形机理 | 第16-18页 |
2.3 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工程概况与现场监测 | 第19-36页 |
3.1 横琴基坑工程简介 | 第19-30页 |
3.1.1 工程自然条件 | 第19-23页 |
3.1.2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| 第23-28页 |
3.1.3 施工总体安排 | 第28页 |
3.1.4 基坑开挖原则 | 第28-29页 |
3.1.5 基坑工程降水过程 | 第29-30页 |
3.2 信德基坑工程简介 | 第30-31页 |
3.2.1 信德基坑工况条件 | 第30页 |
3.2.2 支撑连接系统 | 第30-31页 |
3.3 横琴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| 第31-35页 |
3.3.1 主要监测内容和项目 | 第31-32页 |
3.3.2 监测工程量 | 第32-33页 |
3.3.3 监测结果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4 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基坑开挖变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| 第36-61页 |
4.1 有限元分析理论与MIDAS/NX软件介绍 | 第36-37页 |
4.2 紧邻基坑数值模型的建立 | 第37-46页 |
4.2.1 信德基坑支撑结构俯视图 | 第37页 |
4.2.2 横琴基坑支撑结构俯视图 | 第37页 |
4.2.3 横琴基坑与信德基坑位置关系 | 第37-38页 |
4.2.4 几何模型介绍 | 第38-39页 |
4.2.5 本构模型的选取 | 第39-41页 |
4.2.6 地下连续墙的模拟 | 第41页 |
4.2.7 支撑结构的模拟 | 第41页 |
4.2.8 开挖降水的模拟 | 第41-42页 |
4.2.9 各单元模型参数的取值 | 第42-43页 |
4.2.10 施工过程的模拟 | 第43-46页 |
4.3 横琴基坑数值模型的验证 | 第46-55页 |
4.3.1 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的验证 | 第46-50页 |
4.3.2 地下连续墙墙体沉降的验证 | 第50-52页 |
4.3.3 基坑周边土体沉降的验证 | 第52-54页 |
4.3.4 坑底土体隆起的验证 | 第54-55页 |
4.4 横琴基坑墙体顶部不同支撑的数值模拟分析 | 第55-59页 |
4.4.1 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 | 第55-57页 |
4.4.2 第一道为钢支撑 | 第57-59页 |
4.5 小节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紧邻基坑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 | 第61-72页 |
5.1 紧邻基坑不同步开挖 | 第61-67页 |
5.1.1 横琴基坑首先开挖 | 第61-64页 |
5.1.2 信德基坑首先开挖 | 第64-67页 |
5.2 紧邻基坑同步开挖 | 第67-70页 |
5.3 对比分析 | 第70-71页 |
5.4 小节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