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部分 绪论 | 第10-24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(二)现实意义 | 第15页 |
四、研究设计 | 第15-20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(三)研究工具 | 第16-19页 |
(四)研究过程 | 第19-20页 |
五、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(一)概念界定 | 第20-22页 |
(二)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第二部分 小学教师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与职业状况调查结果 | 第24-42页 |
一、研究样本的描述统计 | 第24-25页 |
二、性别角色类型量表数据处理 | 第25-31页 |
(一)受测教师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 | 第25-28页 |
(二)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特点 | 第28-31页 |
三、“教师性别与职业状况”调查结果 | 第31-39页 |
(一)各因子上的统计结果 | 第31-36页 |
(二)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各因子之间的差异比较(%) | 第36-39页 |
四、结论 | 第39-42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与建议 | 第42-52页 |
一、影响小学教师性别角色形成与职业状况认知的因素分析 | 第42-47页 |
(一)教育系统外的制约因素 | 第42-45页 |
(二)教育系统内的制约因素 | 第45-46页 |
(三)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主体意识淡薄 | 第46-47页 |
二、促进小学教师双性化性别角色形成的建议 | 第47-52页 |
(一)教育系统外 | 第47-49页 |
(二)教育系统内 | 第49-50页 |
(三)重塑自身性别观念,积极谋求素质发展 | 第50-52页 |
第四部分 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2页 |
附录1 Bem性别角色量表简本与小学教师“性别与职业状况”的调查问卷 | 第58-61页 |
附录2 访谈提纲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