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身份的缺失—卡勒德·胡塞尼小说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7-14页
    1“身份”概念简述第7-8页
    2 作家作品简介第8-9页
    3 胡塞尼小说的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单部作品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从身份缺失角度研究的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4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5 论文章节安排第13-14页
1 胡塞尼身份的缺失第14-22页
    1.1 “中间状态”的人第14-16页
    1.2 胡塞尼身份的缺失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写作语言及叙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美国情结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西方视角下的阿富汗叙事第20-22页
2 小说中身份缺失的表现第22-31页
    2.1 自我认同的缺失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对自我性格气质认同的否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对自我人格精神认同的否定第24-25页
    2.2 文化身份的缺失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进不去的美国/法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回不去的阿富汗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女性身份的缺失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男人的财产与工具:性、生育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双重标准以及男权观念的内化第29-31页
3 身份缺失的原因及其重构的可能之初探第31-40页
    3.1 民族觉醒、现代化、全球化加剧身份的焦虑第31-33页
    3.2 阿富汗的边缘化、东方化第33-35页
    3.3 西方文化的冲击第35-36页
    3.4 父权制社会、女性的他者化第36-37页
    3.5 身份重构的可能——“第三空间”、“混杂性身份”第37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附录第44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泰国“为人生”小说《向前看》与《魔鬼》的对比研究
下一篇:文化创伤视域下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建构--以《甘加丁之路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