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9-23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9-22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22-23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5 研究的方法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文化创意产业下工业产品设计的传统美学厘析 | 第26-37页 |
2.1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的基本概念 | 第26-28页 |
2.1.1 工业产品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 | 第26-27页 |
2.1.2 工业产品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2.2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审美艺术风格 | 第28-33页 |
2.2.1 古朴纯洁的素雅之美 | 第28-29页 |
2.2.2 高贵豪迈的奢华之美 | 第29-31页 |
2.2.3 怀旧气韵的复古之美 | 第31-32页 |
2.2.4 豪迈刺激的冲击之美 | 第32-33页 |
2.3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中艺术创意特性 | 第33-36页 |
2.3.1 艺术创意具有特殊性 | 第34页 |
2.3.2 艺术创意具有主观性 | 第34-35页 |
2.3.3 艺术创意具有包容性 | 第35页 |
2.3.4 艺术创意具有导向性 | 第35-3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文化创意产业下工业产品中的生活美学 | 第37-47页 |
3.1 生活美学的由来 | 第37-40页 |
3.1.1 生活美学的概念 | 第37-38页 |
3.1.2 产品设计中的生活美学浮现 | 第38-39页 |
3.1.3 生活美学对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的作用 | 第39-40页 |
3.2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与生活美学的融合 | 第40-45页 |
3.2.1 儒行——仁爱之美 | 第42-43页 |
3.2.2 道化——自由之美 | 第43-44页 |
3.2.3 禅悟——空灵之美 | 第44-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中生活美学的成功应用 | 第47-67页 |
4.1 创意产业模式与生活美学的结合与发展 | 第49-61页 |
4.1.1 诚品书店——量贩创意与书香文化的结合 | 第49-56页 |
4.1.1.1 MOT CASA顶尖家具产品集合 | 第50-54页 |
4.1.1.2 风格与精品文具馆 | 第54-55页 |
4.1.1.3 expo微型文创博览平台 | 第55-56页 |
4.1.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——城市间文化创意迸发集散地 | 第56-58页 |
4.1.3 台北赤峰街——新兴文艺青年聚集地 | 第58-61页 |
4.1.3.1 以爱为名的交易平台——“台湾好,店” | 第58-60页 |
4.1.3.2 专注生活细节的多重经营商铺——“小器” | 第60-61页 |
4.2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业产品与生活美学的应用 | 第61-66页 |
4.2.1 文化精髓提炼 | 第61-63页 |
4.2.2 自然原型运用 | 第63-64页 |
4.2.3 现成物改造 | 第64-65页 |
4.2.4 创新技术应用 | 第65-6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文化创意产业下工业产品的生活美学发展趋势 | 第67-70页 |
5.1 普遍化 | 第67-68页 |
5.2 自由化 | 第68页 |
5.3 体验化 | 第68-6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语 | 第70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