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压力稳定性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整车与电池碰撞安全性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电池安全性实验测试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5页
第2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爆炸机理分析第25-37页
    2.1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7页
    2.2 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其热稳定性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正、负极氧化还原反应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EI膜的分解反应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嵌锂碳负极与溶剂的反应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电解液的分解反应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正极材料可能发生的反应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电池隔膜的反应第31页
    2.3 电池热失控的触发扩展和演化机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热滥用引起的电池热失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过充引起的电池热失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其他情况引起的热失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电池热失控总结第33-34页
    2.4 电池压力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的联系第34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3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模拟仿真第37-55页
    3.1 碰撞模拟仿真概述第37-39页
    3.2 电池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刚性墙的建立第45页
    3.3 仿真求解参数的选择与设置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定义约束和载荷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定义接触类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沙漏控制设置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输出控制设置第46-47页
    3.4 电池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变形结果及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电池碰撞仿真与电池爆炸的联系第5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4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碰撞实验第55-77页
    4.1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碰撞实验台设计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动力参数的选择与计算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台设备的选型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台架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电池参数测量装置第60-61页
    4.2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碰撞实验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台安装及调试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碰撞实验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注意事项第64-65页
    4.3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碰撞实验结果分析第65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速度对电池结构的影响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速度对电池压力稳定性的影响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荷电状态对电池压力稳定性的影响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电池碰撞后状态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3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研究
下一篇: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