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电磁兼容理论研究第19-43页
    2.1 线束的辐射发射模型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线束的辐射电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差模电流辐射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共模电流辐射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2.2 线束的辐射抗扰度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2.3 直流电机驱动回路的传导干扰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共模、差模传导干扰及其抑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直流电机驱动回路共模传导干扰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2.4 线束间的串扰研究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三导体传输线的串扰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CAN总线的串扰研究第31-34页
    2.5 硬件电路的电磁兼容研究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源电路电磁兼容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信号采集电路电磁兼容研究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通信电路的电磁兼容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3章 有限积分算法第43-51页
    3.1 麦克斯韦的网格方程第43-46页
    3.2 麦克斯韦网格方程的求解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时域迭代格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ourant准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有限边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网格化后的数值色散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模拟用激励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网格剖分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4章 电池管理系统电磁兼容性仿真第51-61页
    4.1 传导干扰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传导干扰模型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传导干扰模型的仿真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影响传导干扰因素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2 电池管理系统的辐射发射建模仿真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池管理系统线束的辐射发射模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池管理系统线束的辐射发射仿真结果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影响线束辐射发射因素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4.3 CAN总线的串扰仿真第58-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5章 电池管理系统电磁兼容性试验研究第61-75页
    5.1 电池管理系统的 12V电源线传导干扰试验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导干扰试验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传导干扰测量试验布置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不同工况下的传导干扰测量试验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结果及误差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5.2 电池管理系统的辐射发射试验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辐射发射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结果及误差分析第66页
    5.3 数据采集单元的电磁干扰抗扰度试验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据采集单元的传导抗扰度试验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数据采集单元的辐射抗扰度试验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试验结果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压力稳定性研究
下一篇:城市常规公交场站布局与站点设置规划研究--以松原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