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孤南洼陷周缘沙河街组岩性油藏成藏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工区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孤南洼陷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岩性油藏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目前存在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精细构造解释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成藏规律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勘探目标评价第11页
    1.4 关键技术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精细构造解释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储层特征研究及预测描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油气分布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第12-14页
第二章 精细构造解释与地层划分对比第14-46页
    2.1 区域构造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2.2 构造特征分析第1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蚂蚁追踪技术的应用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震解释及成图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构造样式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3 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连井对比剖面的选择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层划分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地层对比剖面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2.4 地层发育特征第3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沙四段(Es4)地层发育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沙三段(Es3)地层发育特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沙二段(Es2)地层发育特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沙一段(Es1)地层发育特征第35-45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45-46页
第三章 沉积体系研究第46-70页
    3.1 沉积背景分析第46-54页
    3.2 微相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扇三角洲相之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河口坝、远砂坝微相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浅湖滩坝砂体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浊积扇砂体第56-57页
    3.3 沉积剖面相和平面相分析第5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剖面相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砂层组平面相展布特征第62-69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69-70页
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70-77页
    4.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岩石类型及组分特征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成分成熟度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结构成熟度第71-72页
    4.2 成岩作用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压实与压溶作用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胶结作用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交代作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溶蚀作用第74页
    4.3 储层孔渗性特征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储层孔隙度、渗透率的纵向变化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储层孔隙度、渗透率的相关性第75-76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76-77页
第五章 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第77-96页
    5.1 典型油藏解剖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垦东52岩性油藏第77-79页
    5.2 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第79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油气源条件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储盖组合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圈闭条件第84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输导条件第93-94页
    5.3 成藏规律研究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源内成藏组合规律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源上成藏组合油气分布规律第95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95-96页
结论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0页
功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0-101页
致谢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孤东油田九区馆上段4-6砂层组隔夹层研究
下一篇:陈官庄地区沙三—沙四段沉积与成藏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