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陈官庄地区沙三—沙四段沉积与成藏特征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岩性及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完成的工作量第14-16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-20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构造演化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地层发育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2.4 油气地质特征第19-20页
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第20-39页
    3.1 层序界面的识别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震资料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测井资料的应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岩电资料的应用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体系域的划分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第2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层序格架内地层分布特征第37-39页
第四章 沉积相标志研究第39-46页
    4.1 颜色特征第39页
    4.2 岩性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沉积构造特征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层理构造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层面构造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生物成因构造第43-44页
    4.4 粒度特征第44-46页
第五章 沉积相研究第46-77页
    5.1 沉积相类型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三角洲相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湖相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洪水-漫湖相第50-52页
    5.2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王66井单井相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王108井单井相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王120井单井相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王661井单井相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5.3 剖面沉积相分析第56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通 20-牛3井连井剖面(南北向)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通 41-通52井连井剖面(南北向)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王 730-王120井连井剖面(南北向)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草 1-通55井连井剖面(南北向)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草 26-王21井连井剖面(南北向)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王 661-王13井连井剖面(东西向)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通 20-草26井连井剖面(东西向)第64-65页
    5.4 平面沉积相展布第6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层序1平面沉积相展布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层序2平面沉积相展布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层序3平面沉积相展布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层序4平面沉积相展布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层序5平面沉积相展布第74-77页
第六章 成藏特征研究第77-95页
    6.1 烃源岩条件第77-79页
    6.2 储集条件第79-80页
    6.3 圈闭类型及发育规律第80-86页
    6.4 油气运聚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第86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油气运移路径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油气输导体系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有利区带预测第92-95页
结论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0-101页
致谢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孤南洼陷周缘沙河街组岩性油藏成藏分析
下一篇:塔中11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