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构造论文--墩台结构(下部结构)论文--锚锭论文

库水位抬升对软岩隧道锚长期稳定性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性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悬索桥隧道锚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岩石蠕变模型辨识与参数反演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岩土蠕变效应与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点第18-19页
第二章 隧道锚碇区工程地质概况与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第19-27页
    2.1 锚碇区工程地质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形地貌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层岩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岩面特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地质构造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地下水类型及水位地质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 2.2 锚碇区岩体力学特性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水对锚碇区泥岩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锚碇区岩体的渗透性质试验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岩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三章 1:30缩尺模型隧道锚试验第27-46页
    3.1 模型选址第27页
    3.2 模型锚制作第27-30页
    3.3 模型锚监测布置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地表变形监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围岩内部变形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锚体内部应变第32页
    3.4 模型锚试验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加载系统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测量系统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试验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3.5 模型锚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表面测点的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深部测点的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天然与泡水状态下的蠕变变形比较与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6 模型锚破坏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锚碇区软岩蠕变模型辨识与参数反演第46-64页
    4.1 蠕变模型的辨识第46-47页
    4.2 三轴蠕变试验的蠕变参数拟合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层压板蠕变试验的蠕变参数反演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反演目标函数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反演结果第52页
    4.4 缩尺模型锚蠕变试验的蠕变参数反演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反演分析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算法基本原理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模型锚软岩蠕变参数的反演第58-62页
    4.5 蠕变参数反演结果比较第62-6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五章 实桥隧道锚的长期稳定性分析第64-71页
    5.1 隧道锚数值分析模型第64-66页
    5.2 库水位对隧道锚承载特性影响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5.3 库水抬升时隧道锚的长期稳定性第67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0页
附录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低磷响应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
下一篇:HSV-2 gC蛋白无血清悬浮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纯化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