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秋审服制门条款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引言 | 第12-18页 |
第一章 清代秋审制度的形成与《秋审条款》的制定 | 第18-26页 |
一、清代秋审制度的思想基础及形成 | 第18-21页 |
(一) 慎刑思想及皇权专制思想 | 第18-19页 |
(二) 秋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9-20页 |
(三) 秋审程序 | 第20-21页 |
二、《秋审条款》的制定 | 第21-26页 |
(一) 制定机关 | 第22-23页 |
(二) 制定方式 | 第23-24页 |
(三) 秋审条款的分类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服制门条款的内容 | 第26-35页 |
一、服制门条款溯源 | 第26-29页 |
(一) 设立原因 | 第27-28页 |
(二) 在《秋审条款》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28-29页 |
二、服制门条款的主要内容 | 第29-33页 |
(一) 以卑犯尊条款 | 第29-32页 |
(二) 以尊凌卑条款 | 第32-33页 |
(三) 秋审按照服制拟断的条款 | 第33页 |
三、服制门条款的特征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服制门条款的适用 | 第35-44页 |
一、适用机关 | 第35-38页 |
(一) 地方适用机关 | 第35-36页 |
(二) 中央适用机关 | 第36-38页 |
二、适用方式 | 第38-40页 |
(一) 直接适用 | 第38-39页 |
(二) 间接适用 | 第39-40页 |
三、准确适用的保障 | 第40-44页 |
(一) 适用的原则 | 第40-42页 |
(二) 准确适用的制度保障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服制门条款评价 | 第44-48页 |
一、服制门条款所体现的封建社会的法治理念 | 第44-45页 |
二、服制门条款的弊端 | 第45-46页 |
三、服制门条款的借鉴意义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