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未决羁押制度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-13页
第2章 未决羁押制度概述第13-24页
    2.1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未决羁押制度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未决羁押制度的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未决羁押制度的功能第14页
    2.2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未决羁押制度的必要性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未决羁押制度的规制性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未决羁押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未决羁押制度的基本原则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羁押独立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羁押法定原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司法授权原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羁押最后原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羁押比例性原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有效救济原则第22-24页
第3章 比较视野下的未决羁押制度第24-33页
    3.1 国外未决羁押制度介绍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美国未决羁押制度适用程序概览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英国未决羁押制度适用程序概览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德国未决羁押制度适用程序概览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日本未决羁押制度适用程序概览第25-26页
    3.2 国外未决羁押制度评鉴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独立的未决羁押制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程序性的功能定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严格的司法授权程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短期化的羁押期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中立的羁押场所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有效的司法救济程序第31-33页
第4章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-44页
    4.1 制度独立性的缺失第33-34页
    4.2 功能定位倾向于惩罚性和工具化第34-35页
    4.3 对羁押的司法授权机制缺失第35-37页
    4.4 未决羁押适用的常态化第37-38页
    4.5 未决羁押期限的长期化第38-40页
    4.6 未决羁押的执行场所不中立第40-41页
    4.7 对不当羁押的救济无力第41-44页
第5章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完善第44-51页
    5.1 实现未决羁押制度的独立第44-45页
    5.2 明确未决羁押的程序保障功能之定位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引入司法授权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5.4 落实羁押最后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5.5 未决羁押期限短期化第48-49页
    5.6 实现对未决羁押场所监管的中立第49页
    5.7 构建有效的救济机制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5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省检察机关参与庭前会议调研报告
下一篇:执行和解之实践问题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