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的思路、框架、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3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4 创新之处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互联网+ | 第16-17页 |
2.1.2 为民服务中心 | 第17页 |
2.2 基础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2.1 电子治理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熊彼特创新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大数据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山东省Z县为民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20-32页 |
3.1 山东省Z县为民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| 第20-26页 |
3.1.1 编制配置 | 第20页 |
3.1.2 运行流程 | 第20-22页 |
3.1.3 受理范围 | 第22页 |
3.1.4 热点诉求 | 第22-23页 |
3.1.5 满意度考核细则 | 第23-26页 |
3.2 山东省Z县为民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3.2.1 话务员素质有待提高 | 第26-27页 |
3.2.2 办理部门不能勇于担当 | 第27页 |
3.2.3 不能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的优势 | 第27-28页 |
3.3 山东省Z县为民服务中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3.1 管理制度不完善 | 第28页 |
3.3.2 运行体系不健全 | 第28-30页 |
3.3.3 信息化程度不高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中外为民服务中心的典型经验借鉴 | 第32-40页 |
4.1 发达国家为民服务中心创新管理的启示 | 第32-35页 |
4.1.1 加拿大为民服务热线 | 第32-33页 |
4.1.2 英国为民服务热线 | 第33页 |
4.1.3 美国为民服务热线 | 第33-34页 |
4.1.4 发达国家为民服务中心创新管理的启示 | 第34-35页 |
4.2 国内为民服务中心创新管理的实践 | 第35-40页 |
4.2.1 济南市为民服务中心 | 第35-36页 |
4.2.2 宁波市为民服务中心 | 第36-38页 |
4.2.3 我国为民服务中心创新管理能力实践的启示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为民服务中心创新管理平台构建及对策建议 | 第40-46页 |
5.1 创新管理平台构建 | 第40-43页 |
5.1.1 构建“互联网+”四级工作网络 | 第40页 |
5.1.2 构建“互联网+”知识库 | 第40-41页 |
5.1.3 构建“互联网+”数据分析平台 | 第41-42页 |
5.1.4 构建“互联网+”政务 | 第42-43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43-46页 |
5.2.1 充分认识并利用“互联网+”优势 | 第43页 |
5.2.2 充足的资金投入 | 第43-44页 |
5.2.3 培养专业人才 | 第44-45页 |
5.2.4 严格的考核制度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