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绪论 | 第8-19页 |
一、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8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(一) 母语 | 第10-11页 |
(二) 小学母语课程标准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(一) 我国新旧母语课程标准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(二) 我国母语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 | 第15-16页 |
(三) 韩国课程标准及其母语课程标准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五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六、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8-19页 |
(一) 创新之处 | 第18页 |
(二)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制定进程 | 第19-27页 |
一、中国小学母语的由来及其课程标准制定进程 | 第19-22页 |
(一) 中国母语的由来 | 第19页 |
(二) 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中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1页 |
(三) 21世纪:十年《新课标》的制定与修订 | 第21-22页 |
二、韩国母语由来及其课程标准制定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5页 |
(一) 韩国母语的由来 | 第22-23页 |
(二) 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韩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 | 第23-24页 |
(三) 21世纪:韩国母语课程标准的改革及其修订 | 第24-25页 |
三、比较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比较 | 第27-34页 |
一、我国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| 第27-30页 |
二、韩国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| 第30-31页 |
三、比较与分析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目标比较 | 第34-42页 |
一、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理念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(一) 理念及小学母语课程理念概念界定 | 第34页 |
(二) 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理念 | 第34-35页 |
(三) 比较与分析 | 第35-36页 |
二、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比较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(一) 我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| 第36-37页 |
(二) 韩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| 第37-38页 |
(三) 比较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第四章 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主要教学内容目标比较 | 第42-48页 |
一、阅读目标与内容标准比较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(一) 我国重人文性,韩国重实用性 | 第43页 |
(二) 阅读目标要求的侧重点不同 | 第43-45页 |
二、写作目标与内容标准比较与分析 | 第45-46页 |
(一) 中韩两国均注重真实、有情感性地表达 | 第45页 |
(二)我国强调写作兴趣,韩国注重写作策略 | 第45-46页 |
三、听说目标与内容标准比较与分析 | 第46-48页 |
(一) 中韩两国都强调口语交际中的交际态度和素养 | 第47页 |
(二) 较之我国,韩国更注重媒介在口语交际中的运用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中韩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比较 | 第48-56页 |
一、我国现行的母语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| 第48-52页 |
二、韩国现行的国语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| 第52-53页 |
(一) 评价的计划 | 第52页 |
(二) 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| 第52-53页 |
(三) 评价的方法 | 第53页 |
(四) 评价结果的使用 | 第53页 |
三、中韩两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| 第53-56页 |
(一) 中韩两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评价的相同点 | 第53-54页 |
(二) 中韩两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评价的不同点 | 第54-56页 |
第六章 思考与启示 | 第56-59页 |
一、优化母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| 第56-57页 |
二、注重学生媒体素养的获得 | 第57页 |
三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| 第57-58页 |
四、注重对学生的写作策略的培养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