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非对称席呋碱—锌催化剂对环氧化物与二硫化碳共聚制备聚硫代碳酸酯的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3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4页
    1.2 聚硫代碳酸酯的制备方法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缩聚聚合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环状硫代碳酸酯开环聚合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环氧化物/环硫化物与二硫化碳共聚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环氧化物与二硫化碳共聚机理及其催化剂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环氧化物与二硫化碳共聚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环氧化物与二硫化碳共聚的催化剂第19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-2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6-34页
第二章 Salalen型非对称席呋碱的Co(Ⅲ)、Mn(Ⅲ)、Zn(Ⅱ)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HO与CS_2的共聚研究第34-6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、仪器及表征方法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药品试剂及仪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表征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Salalen型非对称席呋碱H_2L~1的钴([Co(L~1)(OAc)](1))、锰([Mn(L~1)(OAc)](2))、锌([Zn(L~1)](3))三种催化剂的制备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试剂预处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CHO与CS_2共聚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0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Salalen型催化剂的合成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元素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红外光谱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核磁共振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X-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热重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催化剂的质谱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CHO与CS_2的共聚线路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助催化剂的类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反应温度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反应时间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3 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4 单体与催化剂的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5 CS_2的用量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6 催化剂1-3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7 产物的表征与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6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2-66页
    附表1第66-67页
第三章 含有给电子基团的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HO与CS_2共聚研究第67-10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7-68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表征方法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含有给电子基团的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的制备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试剂预处理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CHO与CS_2共聚线路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CHO与CS_2共聚方法第70页
    3.3 含有给电子基团的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的结果与讨论第7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含有给电子基团的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的合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元素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红外光谱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~1H NMR和~(13)C NMR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X-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热重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3.4 催化剂4对CHO与CS_2共聚结果与讨论第81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助催化剂的类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反应温度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反应时间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单体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的影响第85-86页
    3.5 催化剂5-7对CHO与CS_2共聚结果与讨论第86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催化剂类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助催化剂的类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反应温度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反应时间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单体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7 产物的表征与分析第93-9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98-9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9-103页
    附表1第103-104页
第四章 典型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对CHO与CS_2的共聚研究第104-12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10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聚合产物表征方法第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典型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的制备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试剂预处理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CHO与CS_2共聚线路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CHO与CS_2共聚方法第10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10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催化剂8-12的分子结构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助催化剂的类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反应温度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反应时间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单体比例对CHO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产物的表征与分析第114-11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1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9-121页
第五章 典型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对双环氧化物与CS_2共聚研究第121-13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21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聚合物表征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聚合副产物表征方法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Salphen型非对称双席呋碱-锌系列催化剂的制备路线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ECHE与CS_2共聚线路第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ECHE与CS_2共聚方法第123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2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催化剂8-12对ECHE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助催化剂的类型对ECHE与CS_2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反应温度对ECHE与二硫化碳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比例对ECHE与二硫化碳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反应时间对ECHE与二硫化碳共聚反应的影响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单体比例对ECHE与CS_2的影响第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产物的表征与分析第129-13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6-139页
结论与展望第139-14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3-145页
致谢第145页

论文共1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彩绘蛋白胶结材料MALDI-TOF-MS分析及表征研究
下一篇:恰塔努加链霉菌AdpAch的多效调控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