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桩基及深基础论文--桩基论文

咸阳机场大轴力桩基托换节点模型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桩基托换技术的概念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桩基托换技术的分类与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典型的桩基托换工程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桩基托换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创新点第18-20页
第2章 桩基托换节点抗剪承载力理论研究第20-32页
    2.1 托换节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2.2 托换节点“空间拉-压杆”受力模型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新旧砼界面抗剪承载力公式适用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托换节点界面抗剪承载力公式的提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几点建议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公式的提出第29-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3章 桩基托换节点的模型试验研究第32-58页
    3.1 试验研究背景第32-33页
    3.2 试验模型设计制作第33-34页
    3.3 试验准备工作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测点布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加载测试系统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加载方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材料性能第36页
    3.4 1: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36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试验现象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托换梁裂缝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界面抗剪滑移机理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普通钢筋应力应变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植筋应力应变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托换梁整体变形性能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托换梁界面抗剪承载力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5 1:4(1/2)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试验现象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梁体裂缝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抗剪滑移机理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梁纵筋应力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梁植筋应力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托换梁整体变形性能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7 托换梁界面抗剪承载力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5-58页
第4章 桩基托换节点整体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第58-74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/CAE简介第58页
    4.2 单元本构选择第58-62页
    4.3 新旧混凝土接触滑移模拟与模型建立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接触属性定义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型的建立第64-65页
    4.4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理论托换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破坏荷载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破坏荷载下钢筋应力应变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破坏荷载下承台钢筋应力应变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破坏荷载下预应力钢筋应力应变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4.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整体变形性能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抗剪承载力分析第7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1-74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新旧界面抗剪承载力理论研究结论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桩基托换节点试验分析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桩基托换节点数值模型分析结论第7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4页
附录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下的城市绿道设计研究
下一篇:论“火山景观”审美元素对当地园林景观形态设计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