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一 绪论 | 第9-11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2.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9页 |
3.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二 “火山景观”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1-13页 |
1. 火山景观的概念 | 第11页 |
2. 火山景观的特征 | 第11-13页 |
三 “火山景观”的审美元素 | 第13-17页 |
1. 山奇 | 第13-14页 |
2. 水秀 | 第14页 |
3. 石异 | 第14-15页 |
4. 树怪 | 第15-17页 |
四 “火山景观”审美元素对当地火山景观纪念园中造型艺术的影响 | 第17-21页 |
1. “奇”元素对当地建筑景观造型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. “秀”审美元素对当地水体景观形态设计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3. “异”元素对当地造型设计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4. “怪”审美元素对当地雕塑造型设计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五 结语 | 第21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5页 |
毕业设计 | 第25-119页 |
项目概况 | 第25-31页 |
1. 景观文化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 区域分析 | 第29-31页 |
方案解析 | 第31-119页 |
1. “火山景观”纪念园总体规划设计 | 第33-39页 |
2. 火山纪念园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 水上迷宫设计 | 第41-49页 |
4. 景观湖设计 | 第49-51页 |
5. 文化广场设计 | 第51-55页 |
6. 风情商业街建筑规划设计 | 第55-61页 |
7. 别墅设计——火山下的石屋 | 第61-67页 |
8. 火山文化博物馆建筑外观设计 | 第67-81页 |
9. 火山景观下的“灰”派建筑——迎山旅游中心 | 第81-101页 |
10. 接待中心茶室设计——水韵茶室 | 第101-105页 |
11. 火山景观纪念园入口设计 | 第105-107页 |
12. 公共设施设计 | 第107-109页 |
13. 观景台设计 | 第109-111页 |
14. 雕塑设计 | 第111-115页 |
15. 公共设施设计 | 第115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1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