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1页 |
| 研究概述 | 第7-8页 |
| 依据 | 第8-10页 |
|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构想 | 第10页 |
| 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理论结构 | 第11-18页 |
| 桃瑞丝·沙尔塞朵:《无声的祈祷》 | 第12-15页 |
| 邱志杰:《南京民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》 | 第15-18页 |
| 第三章 构思范围 | 第18-22页 |
| 艺术的社会功能 | 第18-22页 |
| 艺术作为历史记忆的制造者 | 第19-20页 |
| 艺术作为产生社会意识的途径 | 第20-22页 |
| 第四章 艺术计划 | 第22-37页 |
| 博哈亚大屠杀 | 第22-23页 |
| 博哈亚:战争犯罪 | 第22-23页 |
| 编制信息和证词 | 第23页 |
| 不眠梦魇之旅 | 第23-26页 |
| 博哈亚大屠杀后的相关图片 | 第26-27页 |
| 艺术反对暴力 | 第27-29页 |
| 艺术作品计划 | 第29-3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37-39页 |
| 第六章 致谢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