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感因素开展教学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引言第9-14页
    (一)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(四) 创新之处第14页
二、情感与情感因素的内涵及其作用第14-22页
    (一) 情感与情感因素的内涵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情感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情感因素第15-17页
    (二) 情感因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强调师生平等性,促进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凸显语言共同性,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着重课堂互动性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19-22页
三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感因素开展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-29页
    (一) 师生平等性在课堂教学中观念上重视,实际运用不足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足,情感投入不够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不显著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不到位第23页
    (二) 教学语言不断努力接近学生,实际运用效果不佳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“教”与“学”不均衡现象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课堂教学语言与学生生活结合不够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课堂教学语言过于生硬,缺乏艺术性第25页
    (三) 教学方法注重情感运用,实际情感互动不到位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有效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课堂师生互动上较多采用灌输方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课堂师生互动少、互动层次较浅第27-29页
四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感因素开展教学的对策第29-39页
    (一) 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,重视和提高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树立新的教师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树立新的学生观第30-31页
    (二) 把握师生语言贴合的情感因素,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增强教学语言生动性,贴近初中生受众群体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学语言要源于生活,具有时代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学语言要丰富,注重无声语言的运用第32-33页
    (三) 紧抓师生互动交流的情感因素,提升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创设恰当教学情境,让师生愿意互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找准问题切入点,让师生能够互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优化问题设计,让师生巧妙互动第36-39页
五、结语第39-40页
注释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IGEO的高中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研究
下一篇:小步跑在12-14岁运动员短跑训练中的实证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