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运输业务论文--货物运输论文

集装箱船舶配载优化及可视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5-17页
第2章 集装箱船舶配载与性能计算第17-31页
    2.1 集装箱船舶的配载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集装箱船舶的箱位表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集装箱船舶配载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 2.2 船舶稳性的计算和校核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船舶稳性的计算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船舶稳性的校核标准第24页
    2.3 船舶强度的计算和校核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船舶强度的计算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船舶强度的校核标准第26-27页
    2.4 船舶吃水差的计算和校核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船舶吃水差的计算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船舶吃水差的调整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船舶吃水差的校核标准第29-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集装箱船舶配载模型第31-41页
    3.1 集装箱船配载问题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题描述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倒箱及倒箱产生的原因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集装箱船舶配载的基本要求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箱子分组第36-37页
    3.2 集装箱船舶配载模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假设条件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参数和变量设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立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 算法设计与实例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 4.1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载优化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编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初始解的产生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交叉与变异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适应度函数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终止条件第44页
    4.2 实例计算与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 配载系统可视化设计第48-61页
    5.1 关键技术介绍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VB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VB读写外部txt文件第52-55页
    5.2 系统可视化实现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船舶资料管理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集装箱各贝位配载显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显示信息控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船舶稳性、强度、吃水差计算第57-58页
    5.3 系统界面设计第58-61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成果第61-62页
    6.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部分集卡信息的进口箱提箱顺序与翻箱策略协同优化模型
下一篇:AR交通流模型的局部边界反馈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