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依据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2.1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2.1.1 体力活动概念的界定 | 第14页 |
2.1.2 体力活动量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2.1.3 体力活动的分类 | 第15页 |
2.1.4 体力活动水平与中老年人健康 | 第15-16页 |
2.1.5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2.1.6 小结 | 第17页 |
2.2 体力活动的评估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2.1 主观测量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2.2 加速度计在体力活动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| 第18-19页 |
2.2.3 小结 | 第19-20页 |
2.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的构成 | 第20-24页 |
2.3.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的介绍 | 第20页 |
2.3.2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的能量消耗计算 | 第20-22页 |
2.3.3 小结 | 第22-24页 |
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4-28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24页 |
3.2.2 专家访谈法 | 第24页 |
3.2.3 实验法 | 第24-25页 |
3.2.4 数理统计法 | 第25-26页 |
3.3 研究思路 | 第26-28页 |
4 研究结果 | 第28-50页 |
4.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(细化版)条目选择、确定 | 第28-37页 |
4.1.1 细化版各结构维度的调查 | 第28页 |
4.1.2 细化版各结构维度的分析 | 第28-30页 |
4.1.3 细化版高频词条的获得 | 第30-32页 |
4.1.4 细化版条目的确定 | 第32页 |
4.1.5 细化版的MET值 | 第32-34页 |
4.1.6 细化版体力活动强度等级划分 | 第34-35页 |
4.1.7 细化版体力活动量计算 | 第35-36页 |
4.1.8 细化版的等级计算 | 第36-37页 |
4.2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(细化版)的检验 | 第37-43页 |
4.2.1 细化版一稿的信效度检验 | 第37-38页 |
4.2.2 细化版一稿的修改和二稿的形成 | 第38-40页 |
4.2.3 细化版二稿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| 第40页 |
4.2.4 细化版二稿的重测信度检验 | 第40-42页 |
4.2.5 细化版二稿的效度检验 | 第42-43页 |
4.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(细化版)系统的创编 | 第43-50页 |
4.3.1 开发环境 | 第43页 |
4.3.2 信息管理模块 | 第43-45页 |
4.3.3 数据采集模块 | 第45-46页 |
4.3.4 数据处理模块 | 第46-48页 |
4.3.5 评价结果输出模块 | 第48-50页 |
5 讨论 | 第50-54页 |
5.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(细化版)的特点 | 第50-52页 |
5.1.1 细化版的编制方法 | 第50页 |
5.1.2 细化版的设计与修改 | 第50-51页 |
5.1.3 细化版的信度评价 | 第51页 |
5.1.4 细化版的效度评价 | 第51-52页 |
5.2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(细化版)软件的应用特点 | 第52-53页 |
5.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(细化版)目前的局限与尚待研究的内容 | 第53-54页 |
5.3.1 细化版的运动强度有待科学规范 | 第53页 |
5.3.2 细化版的基础上研制能量摄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性 | 第53-54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页 |
6.2 建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附录 1 | 第64-70页 |
附录 2 | 第70-76页 |
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页 |